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样化,企业投资行为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层以及投资者的关注,在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各种因素中,现金持有量作为企业内部融资的一个手段,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现金持有量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均表明,现金持有量对企业的投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然而,有学者研究表明,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与代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量经济周期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企业的现金持有量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势必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却少有学者将经济周期纳入研究框架,研究经济周期处于不同阶段时,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旨在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遵循基础理论——机理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路径,对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现金持有量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理论分析中,根据众多学者在经济学领域和财务学领域对经济周期理论、企业现金持有基本理论以及企业投资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优序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经济周期影响企业现金持有量的作用机制、经济周期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传导途径、现金持有量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以及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现金持有量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然后,根据机理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以经过筛选的2000年以前上市的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2000-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现金持有量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后的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扩张阶段,由于代理问题严重,企业有过度投资倾向,而企业持有的现金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在经济周期紧缩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企业存在投资不足问题,企业持有的现金会起到对冲作用,从而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