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注入SOI及SOI基准三维光子晶体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OI(silicon-on-insulator)是在体硅材料与硅集成电路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材料,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能突破体硅材料与硅集成电路限制的新技术。SOI材料具有高速、低压、低功耗、耐高温等优点,是解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功耗危机的关键技术。集SOI技术、微电子技术和功率电子技术于一体的SOI功率集成电路,在显示驱动、电源管理、汽车电子、武器装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SOI技术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硅集成电路技术”。   光子晶体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领域,它为有效的控制光的传播以及光通信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光子晶体可以实现新型的集成光学系统,它具有超小型化、高集成度等优点,为集成光学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准三维平板光子晶体是未来实现超小型化平面光子回路的平台。对近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准三维平板光子晶体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准三维平板光子晶体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注重理论研究转移到光子晶体器件的设计和制备上来。   离子注入是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重要工艺之一。离子注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改性手段,由于具有可控性好、对材料的选择性好及注入温度可调等优点,在掺杂、绝缘隔离层的形成、超晶格界面等方面的特殊用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绝缘体和金属等各个领域以及许多器件制造工艺中。尤其是在半导体工艺中的应用,使集成电路的生产进入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新时代。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卢瑟福背散射/沟道(RBS/C)技术研究稀土族元素Er、Nd和Yb等稀土离子注入SOI的射程分布和离子注入引起的晶体损伤及其退火行为以及Er离子注入SOI的光致发光特性,还对SOI基准三维平板光子晶体的带隙和波导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   我们利用卢瑟福背散射(RBS)技术研究了不同能量、不同剂量的Er、Nd和Yb等稀土离子注入SOI的射程分布。用表面能量近似法计算出平均投影射程Rp和射程离散⊿Rp的实验值和基于Monte-Karlo的SRIM(theStopping and Range of Ions in Matter)2010软件得到的理论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验得到的平均投影射程与SRIM2010计算的理论值较好的符合,但平均投影射程离散的实验测量结果和SRIM2010计算的理论值相差较大。我们分析认为,SRIM计算程序能较好地模拟稀土离子注入SOI晶体的投影射程分布,但模拟射程离散时偏差大一些。由于离子注入过程中的辐射增强扩散以及离子在贯穿靶材料时的电荷态起伏可能增大射程分布的宽度,而SRIM程序没有考虑这两种效应,这一偏差可能是由离子注入过程中辐射增强扩散和电荷态起伏造成的。   根据Seijiro Furukawa等人提出的实验原理,我们利用RBS技术研究了Er、Nd等稀土离子以不同倾角注入SOI的投影射程离散,由此计算出了Er、Nd等稀土离子注入SOI的横向离散。计算出的实验值和SRIM2010得到的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实验测出的横向射程离散值与SRIM2010模拟计算的理论值符合较好。   我们利用卢瑟福背散射/沟道(RBS/C)技术,研究了不同能量、不同剂量的Er离子注入SOI在表面Si晶体中产生的损伤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离子注入剂量的不同主要影响晶格损伤的程度,注入剂量越大,晶格损伤越严重,而对晶格损伤的范围影响较小;而离子注入能量的不同对晶格损伤的程度和晶格损伤的范围都产生直接影响。   我们利用RBS/C技术研究了Er离子注入SOI的退火行为。研究发现,经过900℃的N2气氛中退火后,Er离子注入的SOI样品中的晶格损伤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同时产生了大量Er原子向SOI表面的偏析。还发现由于Er的高化学、物理活性和Er对O的亲和性,造成了SOI中SiO2层的O元素向Er所处位置迁移,而迁移的O原子又阻止了部分Er原子向SOI表面的偏析。根据这一现象,我们把Er和O离子共注入到SOI中,利用RBS/C技术研究其退火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高温退火产生的大量Er原子向SOI表面外溢出的现象得到了抑制。我们还把Er离子注入SOI的样品先后在O2和N2气氛中进行了退火,同样抑制了高温退火产生的大量Er原子向SOI表面外溢出的现象。   我们对高温退火后的Er和O离子共注入的SOI样品进行了光致发光测量,测到了低温下的三价Er离子在波长为1.54μm的4f-4f特征发光,但温度淬灭效应明显,温度为100 K时,光致发光已经非常微弱,室温下已经测不到发光了。对先后在O2和N2气氛中高温退火的SOI样品的光致发光测量发现,在近红外波段(810 nm-925 nm)出现了高光强的连续发光谱,且温度淬灭效应减弱,室温下仍然有较强的发光。   我们利用光学曝光和电子束曝光光刻技术结合高密度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制备了SOI基准三维平板光子晶体和W1、W3波导,搭建了光子晶体透射谱测量系统,并对SOI基准三维平板光子晶体和W1、W3波导的透射谱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结果和3D-FDTD理论计算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为将来制作实用性光子晶体器件提供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增城市永和供销合作社所在地已成为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批农田已盖上工厂,传统的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在这里已逐渐没有了市场。然而,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批零部依然门
当前社会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亟待解决,这不仅是我国的现状也是全球各个国家需要面临的问题。因此,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发环境友好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器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能源危机带来的压力。过渡金属硫化物不仅可以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同时也可以作为钠离子电池的优异电极材料。其中,FeS_2由于其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人们对于FeS_2的研究多集中在黄铁矿型FeS_2
学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总是力求在开始就吸引观众的眼球,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也总是在开头就紧扣读者的心弦。同样,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在短短的4
近年来,低维度的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因其在维数和大小物理性质的基础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潜在优势,使其同时在光电纳米器件和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中都成为
无论作为内部噪声还是外部噪声,简谐噪声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物理情形中,得到了一些动力学特性。作为一种随机微分方程,朗之万方程在描述布朗粒子表面扩散和其它随机过程都取得
本文研究的是slab中声学极化子及其自陷转变的相关问题。运用Huybrechts变分方法,对三维情况的电子—纵声学声子耦合系统的哈密顿量做两次么正变换,再考虑极化子自陷时的局域性,引入高斯型束缚波函数,推导出了slab中电子—声学声子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通过计算slab中声学极化子的基态能量及其对电子—声子耦合常数的数值导数,考察了slab中声学极化子的自陷相关问题。讨论发现:声学极化子基态能量随
实验上通过稀土掺杂使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获得了性能上的较大提升,但稀土元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还不清楚,因此需要从微观本质上进行理解。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从微观层面研究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稀土掺杂问题,分析了稀土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物理特性的影响。本论文涉及两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_2和LiMn_2O_4。分别研究了稀土掺杂前后LiCoO_2和LiMn_2O_4的结构、电
最近,复合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研究复合纳米颗粒微观结构与其相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中,首先系统地研
螺旋波作为一种非平衡斑图形式,普遍存在于可激介质、振荡介质及双稳系统中,并且是非线性科学中有关时空结构与演化的一个典型研究对象,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它可涉及
本文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和紧束缚模型,计算了由不同格点跃迁无序在HgTe/CdTe量子阱中所产生的拓扑安德森绝缘体现象以及锯齿状单层和双层石墨烯纳米带的热电特性.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