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观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xiu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它是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不同学科对于交往概念理解的侧重点不同。马克思也看到了交往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加以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阐发其唯物史观的重要文本,这里面他就大量使用了“交往”这一概念。作为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交往,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范畴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有无涉及?如果涉及,他又是从哪些方面论述的?了解这些理论,无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还是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精神交往的概念辨析入手,首先揭示了精神交往的本质是人、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容之一,人是一定交往关系的总和,社会也是在人们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产生;精神交往的动力是人的需要的实现途径,需要决定了精神交往的程度、内容,整个社会的交往形成一种相互需要的体系。通过这两点,从而说明精神交往也不过是人类活动的替代形式。其次,论述了精神交往具有社会性、能动性、继承性这样几个特点;语言、文字是精神交往的基本形式,对于文化、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神交往还出现了新形式,如网络交往。接着,阐述了精神交往具有促进、互补、整合的功能,这有利于文化大融合,有利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加快。最后,描绘了精神交往得以存在的三种社会形态,它们对精神交往本身的制约以及精神交往对其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总之,通过对马克思精神交往观的详细阐述,我们在理论层面能够全面认识精神交往的同时,看到它的重要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冷战时期,作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首领,美国和苏联除了经济、军事、方面有过长期激烈的对抗之外,它们在人权方面的较量也贯穿了整个冷战时期。本文提出并回答的四
时代是不断更新变化的,如果企业不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固步自封,停止前进,只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在新形势下,为了使国企的纪检监察工作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减少贪污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多为气血亏虚,脾胃虚弱,进而造成脉络瘀阻,形成血栓。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进而危及生命。中医药采取辨证论治原则,根据其病因病机将其分为湿热下注
重庆发现2亿年前古生物化石最近。重庆市万盛区发现在方圆5平方公里的成片石林内.化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大的化石长70厘米至80厘米,宽6厘米至10厘米,小的也有8厘米至15厘米长,2厘米至3厘米宽。有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应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麻醉方式将5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分为2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
自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单位制的逐渐解体,社区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新型商业化社区的治理与建设也引起广泛讨论。与此同时,大型国有企业的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亦成为学术上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不同,工作指向性不同。财务会计侧重于对企业收入、支出等账目进行管理,而管理会计侧重于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解析。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