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我所七室在前期构效关系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合成的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YJ系列化合物进行抗肺动脉高压的药效学评价;同时针对不同化合物在心肌肥厚中的不同作用,初步探讨化合物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肺动脉高压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的皮肤刺激性实验考察化合物的毒性;2.通过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离体水平拮抗ET-1诱发的血管收缩实验、整体水平拮抗慢性缺氧致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形成作用对化合物进行初步的药效学评价;3.通过初步评筛获得比较理想的化合物将进一步在慢性缺氧和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上对化合物进行综合评价,观察化合物对肺动脉血压、右心室肥厚、心率、血液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及肺组织ET-1和ATⅡ的含量以及肺血管形态学的影响;4.在ET-1诱发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上,通过[3H]-Leu掺入法和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和ANPmRNA表达的变化,对化合物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1.结构改造后的YJ系列化合物(sc,1次/d,连续七日)对大鼠皮肤刺激性比前期合成的ETP508、GF系列化合物明显降低,无明显的硬结和溃烂发生;YJ009致小鼠急性毒性的LD50值为756.8mg/kg(sc),毒性明显低于前期合成的ETP508、GF系列化合物;2.放射性配体受体实验表明,YJ007、YJ008和YJ009对ETA受体的亲和力较高,Ki值分别为9.41E-08、1.44E-08和1.77E-06,竞争抑制125I-ET-1结合ETA和ETB受体作用的Ki值比值在1/1000-1/100,说明这些化合物为ETA受体选择性配体;离体实验发现YJ系列化合物对ET-1诱发的大鼠主动脉环收缩效应的抑制率在10-8M水平(YJ009的IC50值为5.65E-08 ),活性高于前期合成的化合物;3.YJ系列化合物初步评筛中,YJ008、YJ009(40mg/kg,2次/日,sc)预防给药能够降低缺氧大鼠肺动脉血压,抑制率分别为39.7%和43.1%,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部分预防右心室肥厚,降低右心指数,抑制率分别为16.7%和35.6%,与模型组相比YJ00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化合物能有效缓解肺血管壁的增厚;降低血红蛋白数、红细胞数及红细胞比积,升高血小板;4.YJ009进一步药效学研究显示,在缺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上,与模型组相比,Bosentan(120mg/kg,1次/日,ig)能够显著地降低肺动脉血压(P<0.05),抑制率为34.2%,对右心指数的抑制率为23.9%,无显著性差异;YJ009(5mg/kg、10mg/kg、20mg/kg、40mg/kg,2次/日,sc)预防给药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肺动脉血压、右心指数和肺血管壁厚度,其中,20mg/kg与40mg/kg组显著地降低肺动脉血压和右心指数(P<0.05),抑制率分别为41.1%和31.7%与64.1%和41.2%,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血浆及肺组织中ET-1及ATⅡ含量的升高(P<0.05),对肺血管壁的增厚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在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上,与正常对照相比,YJ009(40mg/kg)药物本身对正常动物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Bosentan(120mg/kg,1次/日,ig)对模型动物肺动脉血压和右心指数有一定的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YJ009(10mg/kg、20mg/kg、40mg/kg,2次/日,sc)预防给药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肺动脉血压、右心指数和肺血管厚度,其中40mg/kg组显著地降低肺动脉血压和右心指数(P<0.05),抑制率分别为60.7%和65.9%,对肺血管壁的增厚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各剂量组对心率和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等血液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5.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上,ET-1显著刺激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在1、10和100nM能够浓度依赖性地促进[3H]-Leu的掺入和ANPmRNA的表达,[3H]-Leu的掺入率比对照组分别增加50%、73%和82%,ANP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分别增加63%、80%和98%,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BQ123、GF063和ETP508 10μM均能够显著降低ET-1诱导[3H]-Leu的掺入和ANP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YJ009 0.1、1和10μM能够浓度依赖性地降低ET-1诱导[3H]-Leu的掺入和ANPmRNA的表达,其中10μM组与模型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GF004对[3H]-Leu的掺入和ANPmRNA的表达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1.结构改造后的YJ系列化合物在保持离体活性的同时,皮肤刺激性和毒性显著降低,对缺氧和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均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其中YJ009具有良好的抗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优于前期评价的各种化合物;2.化合物改善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直接与心肌细胞上的内皮素受体结合而阻断内皮素的促增殖作用,同时降低肺动脉血压引起代偿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