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非婚同居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an0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在婚姻家庭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更多的老年人选择了非婚同居这种两性结合方式。我国老年人非婚同居与其他主体的非婚同居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稳定性较差,社会认可度低,缺乏法律保护等。同时它还具有特殊性,如老年人一般不再追求“性生活”的满足,主要以养老和相互照顾为目的,一般不涉及生育问题等。因考虑到老年人非婚同居群体的特殊性,所以将老年人同居从一般非婚同居中独立出来研究。相比于与其他主体形成的非婚同居关系,老年人建立的非婚同居关系更为复杂,与年轻人简单的家庭结构不同,老年人要面临彼此之间或两个家族之间产生的各种矛盾,利益关系网也更复杂。所以,要在尊重老年人自主选择权和人格尊严的基础上,通过立法调整老年人非婚同居关系。除引言和结论外,文章正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老年人非婚同居基本概念入手,分析老年人非婚同居成因,以及老年人非婚同居立法的必要性。老年人非婚同居是指年满60周岁以上的无配偶的异性、未办理结婚登记,自愿持续一段时间生活在一起的一种两性结合方式。第二部分,通过对司法现状的分析,结合具体案例指出我国老年人非婚同居中涉及的例如共同财产归属、债务承担、遗产继承、扶养方面法律问题,对于现存问题予以分析,为提出解决办法提供切入点。第三部分,通过比较研究法,对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的介绍,针对我国的国情与实际,总结和归纳其中值得我国借鉴的部分。第四部分,首先通过对契约模式、身份模式、事实状态模式三种立法模式的比较,分析三种不同立法模式的优势及不足,得出我国可以采用以事实状态模式为主,以契约模式为辅的立法模式的结论。其次,阐述了我国老年人非婚同居的立法原则。最后提出老年人非婚同居在共同财产归属、债务承担、遗产继承、扶养问题方面法律完善的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研究使用云南省2010—2020年各州市区域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云南省各州市财政金融支农政策协同减贫效率,之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对其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进行研究。从各州市测算的综合效率数值表明财政金融扶持农业所产生的效力存在地区差异;规模效率变化中,只有楚雄市、红河州呈现下降趋势,其余州市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均呈现增长趋势。空间杜
本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98—2019年CNKI数据库提供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绘制出关键词、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等相关信息,用以回顾过往学者在该主题上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得出中国乡村旅游的前沿研究领域以及总体特征。结果表明:第一,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的科研成果日益丰富,学术界根据政策解读进行靶向研究,且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小尺度的实证研究,研究
<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这种变化是这样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倘若作这评语的是国人学者专家,容易引起自诩之嫌,然而这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弗朗西斯·培根先生在《新工具
期刊
学位
<正>机器人的出现已经对我们的工作、交流、学习和娱乐等方面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工业机器人是目前技术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多的一类机器人,其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如搬运、码垛、装配、焊接、打磨、喷涂等重复或者危险的作业中。我国制造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过程中工业机器人技术起到关键作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以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旨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工业机器人
期刊
文章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协调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两者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模型,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对2010—2020年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各州乡村振兴系统与乡村旅游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逐年递增;(2)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协调度从中度失调分别发展到初级协调、勉强协调;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现从轻度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US-CNB)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B)检查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 选取97例二维超声检查结果疑似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粗针穿刺组(45例, 49个结节)和细针穿刺组(52例, 55个结节)。粗针穿刺组行US-CNB检查,细针穿刺组行US-FNAB检查;细针穿刺组中首次穿刺诊断结果为BethesdaⅢ类的结节
乡村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的基因血脉,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有效利用不足、乡村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缺失、传统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不力等多重困境。产生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力量薄弱、乡村文化建设监管效率不高、目标规划与问题定位模糊不清等。苏州市甪直镇田肚浜村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为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样本参考。必须稳步推动
唐朝(618-907年)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诸多方面均有所发展,加之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都对唐代女性的精神风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作为两性之一的女性,因其特殊的身体生理机能,历来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在传统史料话语权作用下,单从男性视角来认识女性并不完全准确,因此就需要分别对男女两性书写的史料进行综合考察。唐代描绘刻画女性的诗词、绘画、雕塑等就展现出了两性截然不同的身体观,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