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94795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列车正朝着自动化、舒适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列车控制网络系统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高,对网络带宽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传统的列车控制网络大多采用现场总线网络技术,技术和带宽均受限,相比之下,以太网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将以太网作为列车控制网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国内在以太网列车控制网络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尚存在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研究基于以太网的列车控制网络对我国列车网络的自主开发、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仿真手段来研究将以太网技术引入列车控制网络的可行性。为了保证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本文以CRH2型高速列车控制网络系统的实际业务为基础,对CRH2列车控制网络流量进行分析与建模,产生仿真所用的流量。其次,采用软件模拟仿真方法对基于以太网的列车控制网络性能进行研究。完成了系统仿真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软件功能模块划分、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编码实现、系统部署与测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列车控制类数据传输时延满足列车控制网络对时延的要求,仿真得到的时延超过规定值的概率、最大时延及丢包率等性能参数可为今后研究基于以太网技术构建实际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提供参考依据。再次,采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研究了基于以太网的列车控制网络的性能。在10M和100M以太网列车控制网络条件下对车载设备状态数据、控制命令数据、故障数据等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10M和100M以太网都满足列车控制网络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同时还对基于以太网的列车控制网络进行了极限性能研究,结果显示10M和100M以太网最大极限流量分别为5.2Mb/sec和45Mb/sec。最后,基于网络演算工具分析交换式以太网的实时性,在推导出最大时延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CRH2实际平台的流量模型,计算出100M交换式以太网的最大传输时延。
其他文献
高地应力是山岭隧道常见不良地质条件之一。文章以某典型高地应力硬岩公路隧道为例,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在不同初始水平地应力条件下,对隧道开挖的稳定
模切工序是纸盒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只有通过模切,才能准确检验纸盒的各部位尺寸是否适宜。要想得到理想的模切效果,除了要注意模切工序本身的操作方法外,模切前各工序的工
2011年FPA软包装大赛是美国软包装协会(FPA)举办的第55届软包装大赛.从FPA公布的获奖作品来看,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在生产和设计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提高了产品保护性能,降低
通过铝合金模板在某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其应用特点、工艺原理、操作要点及其经济效益。应用结果表明,铝合金模板体系具有质量轻、定型化程度高、周转次数多、承载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越来越离不开信息的传播。新闻翻译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广大读者,因而受关注程度不亚于文学翻译。在目前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儿乎每天都
现行报纸印刷的国家和国际标准是什么?可能大部分业内人士都会说不知道.即使回答知道的人中有很多人还会提到中国报协的评报标准或1993年旧版标准《GB/T14705—1993报纸印刷品质
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血管并发症可引起机体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I型和II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也在的不断地向着更高层面上发展。在这种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审视其自身的管理能力,希望能够寻找到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