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面向未来的一种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从诞生至今,经历了起步阶段、迂回阶段、发展阶段,在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各国会计准则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为了实现与国际趋同,在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一系列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型的应用,但由于未对公允价值的概念进行细化、未对其内涵进行剖析,未对其实践进行规范,也没有发布公允价值计量的详细指南,所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并非一帆风顺,从起步到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在逆境中缓慢前进。在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密切关注国际上的最佳实践,并力求提高中国会计准则的质量,于2014年中国财政部颁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但由于中国属于新兴市场,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它与世界上成熟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有所不同,所以我国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过程中频繁出现各种特殊情况。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报告中一个比较熟悉的应用领域就是投资性房地产。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势不可挡,公允价值计量的兴起是必然趋势。据准则规定,各公司可自行决定是否对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如果企业为了提前获取资本增值或提前释放利润贡献,正常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开始选择将房产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本文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国内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公司占比依然非常小,该如何更有效的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使用效果?本文又通过分析中航善达公司的具体应用实践及对其历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其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动因、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等全方位剖析,挖掘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前景及建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的两点:1、企业对内,需要加大提升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优化企业核算制度,确保数据核算准确性,同时需加强对公允价值变动的监测,确保能及时获取期末的评估值,并保证测算过程的完整性及合理性。2、企业对外,主要是披露事项要及时,要充分,要透明,特别是涉及利润影响的信息要尽早提前披露,尽可能提前一个年度释放相关信息,避免被监管机构误解为存在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计量中的应用,同时避免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舞弊操纵利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