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菁铁的合成及其在PVA纤维改性中的应用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酞菁类化合物的大共轭体系使它具有许多如光电导性、气敏性、催化活性和仿生等优异性能。随着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具有消除甲醛功能的酞菁铁螯合物渐渐成为研究热点。论文采用了苯酐尿素法中的固相法来合成酞菁铁衍生物,在此基础上,又用微波合成的方法合成了酞菁铁。用FTIR和EDS证明了用微波合成法合成的酞菁铁与固相合成法合成的酞菁铁具有相同结构。比较两种合成方法,发现微波合成法较固相合成法具有反应时间短,能耗低,产率高等优点。对微波合成工艺中温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发现微波合成酞菁铁得产率主要受时间影响。本论文将酞菁铁分散于PVA浆液中,通过研究酞菁铁/PVA溶液的加工流变行为,以指导酞菁铁/PVA共混湿法纺丝工艺参数的确定。并根据设定纺丝条件,制备了酞菁铁/PVA复合纤维。通过红外光谱法表征了复合纤维的结构,证实纤维中确实有酞菁铁存在。对酞菁铁/PVA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去甲醛性能作了探讨,发现酞菁铁/PVA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有一定的去甲醛性能。为进一步提高酞菁铁/PVA纤维的催化氧化甲醛的能力,采用了酞菁铁接枝PVA纤维的方法。首先用微波法合成了可与PVA上的羟基反应的四羧基酞菁铁。用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表征其结构,证明合成产物符合四羧基铁酞菁的结构组成。以PVA纤维为载体通过溶液浸扎法将四羧基酞菁铁接枝到PVA纤维上。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后的纤维进行表征,显示PVA纤维表面确实接枝有四羧基铁酞菁。通过对影响接枝“上染率”的温度、时间因素研究发现,接枝“上染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提高。而通过纤维力学性能分析发现,接枝四羧基铁酞菁不会影响PVA纤维的力学性能,但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接枝后的PVA纤维力学性能出现了明显下降,实验证明在较低的温度下通过延长反应时间的方法可以得到力学性能较好接枝“上染率”较高的酞菁铁/PVA纤维。通过对甲醛去除效果的试验,证实含酞菁铁的PVA纤维具有去除甲醛的效果。酞菁铁接枝的PVA纤维有比酞菁铁共混PVA纤维有更好的催化氧化甲醛的功效。
其他文献
2004年3~6月,在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青保护站马圈岛,采用随机抽样法,对随机选取的50个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巢逐一进行编号和测量,进行巢材、巢位和巢大
推行纸浆的清洁漂白是造纸业实现绿色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遗憾的是,过程流中的非过程过渡金属离子的存在会对清洁漂白介质产生催化分解作用,使其发生无效分解,降低了漂白效率,
冠心病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致死率普遍较高。本文就其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做一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思路。
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新的历史条件下,课程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中职课改复合型课程领导是对自上而下课程管理模式和自下
英国有比较健全的石油税收体系,并能根据国际石油市场和油田本身情况的变化灵活及时地修改税种和税率。1975年,国际市场油价暴涨时,英国开征具有暴利税性质的石油收入税,后又
残次烟支自动分拣装置是一种应用于卷烟厂烟丝回收环节,代替人工分拣排列烟支的机械装置。文中在传统人工分拣排列烟支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高速率、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残次
从方法论角度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涌现出的各种中药提取技术,不外乎成分论、通则论、系统仿生论三大类。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半仿生提取法是一种全新的中药提取方法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以其独特的包合性能已被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化工、环境等诸多领域,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还处于起始阶段。为解决环糊精糖基转移酶产生菌菌株筛选效率低
目的为选择药品营销方式提供借鉴。方法分析在药品营销中应如何应用4R营销理论以决胜药品市场。结果与结论医药企业应在药品研发、客户关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应用4R理
1,4-戊二烯-3-酮类似物与姜黄素结构相似,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抑菌、抗癌、消炎、抗氧化等方面。以姜黄素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约物开发,已经成为药物领域的研究热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