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当前输油管道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对管道易损性评价研究较少、滑坡危险性评价人为影响因素过大、管道易损性评价未考虑滑坡灾害与管道本体相互作用以及风险评价结果定量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本文以滑坡灾害、管道风险评价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GIS、遥感等技术,以兰成渝长输油气管道广元段(82km)为研究对象、对该段管道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为研究区,在对输油管道沿线小流域内已发生滑坡灾害的规律分析基础上,以斜坡单元为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单元,建立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计算各斜坡单元的危险度,并进行危险性等级划分;然后结合管道本体及其敷设环境信息,建立滑坡作用下的管道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熵权法的管道易损性评价模型,计算各管段易损度,并进行易损性等级划分;最后以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和管道易损性评价结果为基础,完成输油管道滑坡风险评价与风险分区,从而形成一套输油管道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和方法。本文建立了针对本研究区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高程、坡度、坡向、高差、地形剖面曲率、NDVI、年均降水量、岩性和距断层距离9个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对评价指标分布规律的分析,在LM-BP神经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插值理论,生成了 LM-BP神经网络标准样本矩阵,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以315个斜坡单元为危险性评价对象,完成了研究区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并对各斜坡单元进行了危险性划分。将管道与滑坡空间关系类指标纳入管道滑坡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管道易损性评价模型,进行研究区管道各管段滑坡易损性评价,划分了易损性等级。并以管道滑坡风险评价理论为基础、GIS为平台,实现了滑坡危险度与管段易损度的匹配,得到了研究区各管段的风险度,完成各管段的风险分级。最后对各风险等级按照区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管道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