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Oculus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不同抗青光眼手术对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表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jso579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评估三种抗青光眼手术对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影响目的:分析比较三种抗青光眼手术对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的、前瞻性平行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抗青光眼手术,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7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1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4例,根据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方案选择,2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白加分组);30例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青白联组);27例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小梁组)。分别观察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情况结果:白加分组术后视力显著提高,其次是青白联组,小梁组的视力未见明显改善。术前三组眼压未见显著差异,与术前比,术后三组的眼压均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青白联组降压幅度明显高于小梁组、白加分组。术后1周,三组眼压均达到正常水平,三组之间眼压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第二部分采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比较三种抗青光眼手术对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目的:观察三种抗青光眼手术方式对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表影响的差异,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随机的、前瞻性平行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抗青光眼手术,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3个实验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组(白加分组)25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组(青白联组)30例、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小梁组)27例,另外收集30例白内障患者行超乳手术作对照组。分别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3天、术后1月、术后3月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CFS)、眼红分析评分、睑板腺评估等观察指标。结果:接受手术并完成最终随访的患者共112例,三个实验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眼压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年龄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四个组的手术时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四个组的术前各项眼表参数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3天,白加分组对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平均眼压略高于青白联组和小梁组,术后1月、3月三种手术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白加分组的平均视力已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各组眼表参数变化如下:1.OSDI术后3天各组的OSDI较术前均增加,青白联组比其它三组增加更严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3月的OSDI逐渐降低,白加分组、对照组在术后3月已恢复到术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月青白联组和小梁组的OSDI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2.NiffBUT、NiaBUT术后3天各组的NifBUT和NiaBUT均显著下降,各组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青白联组降低的最为严重,其次是小梁组,白加分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152)。术后1月泪膜破裂时间逐渐增加,白加分组,对照组术后1月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青白联组,小梁组术后3月泪膜破裂时间虽有部分增加,但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0.001)。3.TMH术后3天各组TMH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青白联组和小梁组与其它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白加分组与对照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四个组的TMH均恢复到术前水平,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4.眼红分析评分术后四个组的结膜充血评分较术前均增加,术后3天,青白联组结膜充血与其它三组比较最为严重,其次是小梁组,白加分组和超乳组结膜充血未见明显差异(p=0.154;p=0.054)。术后1月,白加分组与超乳组,结膜充血评分已恢复到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571;p=0.652)。术后1月,青白联组与小梁组结膜充血评分值有所下降,两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两组各自与术前比较仍有统计学差异(p<0.001)。5.CFS术后3天各组CFS增加,青白联组比其它三组更为严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3月,白加分组,对照组的CFS恢复到术前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青白联组,小梁组的CFS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青白联组与小梁组之间CFS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6.睑板腺评估睑板腺评估包括睑缘评分、睑板腺开口评分、睑脂性状评分,睑板腺丢失评分。术后3天四个组的睑缘评分均升高,各组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3天、1月,青白联组、小梁组的睑板腺开口评分、睑脂性状评分,睑板腺丢失评分有部分增加,但与术前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23),术后3月青白联组、小梁组的睑板腺丢失评分明显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7.眼表疾病指数评分与眼表各个参数相关性术后3月青白联组OSDI与NifBUT、NiaBUT呈负相关(rs=-0.718,p<0.001;rs=-0.535,p=0.002),OSDI 与 CFS 呈正相关性(rs=0.038,p<0.001),与 TMH 无相关性(rs=-0.143,p=0.841)。结论:1.四组患者手术后的泪膜稳定性均有所降低,泪膜稳定性下降严重程度依次是青白联组、小梁组和白加分组;2.术后1月白加分组、对照组对眼表的影响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青白联组、小梁组的各项眼表参数直至术后3月均仍未完全恢复3.白加分组和对照组对睑板腺功能影响小,而青白联组和小梁组均仍显示出严重睑板腺腺管的缺失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综合两部分研究结果提示白加分组降压效果比较理想,而对泪膜稳定性和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最小,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可优先选择白加分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及功能扩散图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早期监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临床资
本文主要是为了对可逆轧机成材率,控制精度以及轧制时间进行提升进行论述,为了能够达到这一工作目标,本公司的技术人员提交了深入的分析数据,怎么发现在冷轧机组当中,将厚度
恶性腹水是肝癌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肿瘤浸润或转移至胸腹膜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升高以及血管通透性的增高等是恶性腹水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行腰大池引流
<正> Bosworth骨折又称腓骨骨折移位交锁,一般于距骨外旋时,造成胫腓下联合韧带破裂,腓骨向后内移位,交锁于胫骨后外侧嵴的后内面,由于骨间膜的张力和踝关节外侧韧带的张力,
无线视频传输和视频压缩技术是当前众多物联网(IoT)应用和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而在多通道传输时无线网络状态的不断变化,会导致视频丢帧和延时抖动问题。虽然自适应算法
目的 探讨苯扎氯胺(BAK)和Polyquad作为局部药物防腐剂对导致青光眼患者干眼不良影响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9例(29眼)长期使用BAK防腐剂局部药物后出现干眼的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经典费城(PH)染色体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a,MPN)中较常见的亚型。通过对以往临床病
数字娱乐是通过信息科技构建与整合交互叙事的内容,是以现实或虚拟的交互形式提供情感化休闲体验的产品和服务,本文将分析数字娱乐设计的现状与需求,根据综合性大学的特点,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