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升高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活检检出率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伴有PSA升高的下尿路症状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活检检出率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就诊并入选92例下尿路症状患者,有8例随访中拒绝穿刺,最终84例患者完成研究并纳入统计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3岁(54~87岁),平均前列腺体积为56.6 cm3(20~110 cm3)。其入选条件为①10 ng/ml<PSA水平<15 ng/ml或者4 ng/ml<PSA水平≤10ng/ml且f/t≤16%②IPSS评分≥8分③最大尿流率<15ml/s④直肠指诊阴性⑤尿常规阴性⑥泌尿系B超提示前列腺未及明显低回声结节。所有患者接受坦索罗辛0.4 mg/d,服药时间2月,2月后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将84例患者根据服用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PSA水平变化分为2组,第1组血清PSA水平无明显下降(PSA≥4.0 ng/ml且PSA下降<20%)),第2组血清PSA水平明显下降(PSA<4.0 ng/ml或PSA下降≥20%)。穿刺活检的当天再次测定患者的血清tPSA及fPSA水平、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尿流率及残余尿、生活质量评分、直肠指诊、尿常规等检测指标。   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前后tPSA、f/tPSA变化关系,独立样本x2检验统计两组前列腺癌活检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   1、第1组(PSA≥4.0 ng/ml且PSA下降<20%)34例,经坦索罗辛治疗后tPSA由(8.11±2.09) ng/ml升高至(9.05±3.13) 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PSA由(0.12±0.11)降低为(0.11±0.07),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19例,占55.88%(19/34),前列腺增生15例,占44.12%(15/34)。   2、第2组(PSA<4.0 ng/ml或PSA下降≥20%)50例,经坦索罗辛治疗后tPSA由(7.80±3.79) ng/ml下降为(5.19±2.32) n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tPSA由(0.14±0.12)升高至(0.19±0.1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例,占6%(3/50),前列腺增生47例,占94%(47/50)。   3、第1组34例患者病理证实前列腺癌19例,占55.88%(19/34),第2组50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3例,占6%(3/50)。两组前列腺癌活检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23.53,P<0.05),两组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经坦索罗辛治疗后第1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较第2组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高。   4、下尿路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敏感性提高到86.4%,特异性提高到75.8%,避免穿刺率为55.9%,诊断准确率78.5%。   结论:   1、血清PSA水平升高伴下尿路症状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2月后可对血清PSA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2、坦索罗辛治疗后血清PSA水平下降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阴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大部分患者接受坦索罗辛治疗后,其PSA水平无明显变化,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大部分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PSA水平明显下降。   3、血清PSA水平升高的伴下尿路症状患者经坦索罗辛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阳性率,降低了穿刺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磁敏感加权序列(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的图像特征,评价SWI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卵巢其他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DI)和体表心电图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房电机械时间和P波离散度(Pd)及其与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E/Ea的关系,为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提供新的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是一组异质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的罕见的获得性骨骼肌炎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肌肉无力,肌酸激酶升高,肌电图非特异性异常等,常累及多脏器病变,病变严
目的:1.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不同分期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正常人血清中炎性因子IL-6、TNF-α、sICAM-1表达水平,了解TAO患者血清中这些因子的表达水平,意
目的:   鼻咽癌(NPC)是一种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其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和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治疗首选放疗。早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80%以上,但
第一部分卡泊三醇预处理对5-氨基酮戊酸局部外用裸鼠正常皮肤后PpIX含量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卡泊三醇预处理裸鼠正常皮肤后,对外用5-氨基酮戊酸(5-ALA)产生原卟啉IX(PpIX)的影响。方法:以裸鼠为模型,分为ALA组、卡泊三醇(calcipotriol,CAL)联合ALA组、CAL组及空白对照组。CAL+ALA组卡泊三醇软膏预先外用3天,3天后前两组均外敷ALA,之后在不同时间点使用倒置荧光
目的:研究部分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部分性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致痫灶部位
目的:探讨一种利用扩张技术联合自体肋软骨移植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手术方式,即一期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耳部皮肤,二期行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取出、耳软骨支架制作并植入扩张
背景: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世界第五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每年被确诊的HCC患者大约为564,000例。相关研究表明HCC的发病机制涉及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的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蒙药苏格木勒-3汤能够保护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肌缺氧损伤,但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进一步探索蒙药苏格木勒-3汤对心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