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月份牌视觉符号在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tcp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上海的月份牌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巅峰,作为一种商业广告形式很好地表现了“海派艺术”。最初月份牌是来上海租界的外国商人希望招揽更多生意而求助当地画家把我国民俗风情图画结合商品、商号名称的年历广告画,把中国传统人物与西方水彩技法相结合开创了擦笔水彩法,月份牌营造出一种温馨、洋派的气氛。由此可见海派老上海月份牌有商业化、文化兼容、化繁为简的文化特征,代表着东方传统文化的融合,从东西方文化的角度又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如何把具有海派艺术代表性的月份牌装饰图案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饰中并能让大众接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环境,以海派月份牌装饰图案作为接入点,从上海的海派文化、图像学、美学、消费者心理这四个角度研究独具老上海风情的月份牌元素。文章结构大致分为七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探讨月份牌的“海派文化背景”,包括海派文化的历史由来、海派文化特点、海派艺术风格特点以及海派女性形象;第二部分对海派月份牌的历史发展、绘制特点以及各时期故事题材简述;第三部分从图像学角度分析海派月份牌装饰图案的图像特点以及绘制手法;第四部分研究西方艺术风格对海派月份牌图案的影响,并总结设计手法;第五部分基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归纳总结市场化的实行方案,并从美学角度探寻图案在服装上的表达方式;第六部通过对海派月份牌装饰图案的总结,结合西方的艺术风格以及实际市场,提炼出传统元素现代化运用的有效设计方法分析。海派月份牌是以“变多为一”的海派文化作为设计背景,在呈现方式上结合了中国传统年画以及西洋绘画中的透视法,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又受到西方迪考艺术以及“享乐主义”思潮影响,从而达到月份牌的发展巅峰时期。其中主要以女性形象、装饰纹样以及商品广告文字这三部分视觉元素作为主要画面构成。在对其视觉符号进行“再设计”和“再运用”的过程中,解构主义、局部夸张以及对比混合这三大设计手法可以有效的体现传统元素的韵味同时融合现代服饰风格。把海派艺术元素和西方艺术风格相融合,让传统元素不仅局限于刻板印象上的“龙凤纹样”或是“清花水墨”,以一个新的视角提炼传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展现海派艺术的特色同时满足现代审美。
其他文献
采用田间试验和定位方法,在标准样地中研究养分的输入、输出和贮存。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贮存,包括土壤、桉树林分和凋落物三者贮存的养分。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选方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仅要准确领会其深刻内涵,而且要全面认知其必须解决的难题。我国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电厂都是以煤炭作为燃料进行发电,但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