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歌》的多重文化身份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1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身份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不可避免的话题,本文以当代华裔美国作家林露德的长篇传记小说《木鱼歌》(1995)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化身份理论展现其主要人物的多重文化身份,即性别身份、族裔身份和宗教身份,以期探寻该小说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历史价值。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林露德的文学成就和《木鱼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所涉及的文化身份理论基础,最后是本文的框架。第二章聚焦于三位女性人物性别身份的流动性和操演性,交织成一幅十九世纪东西方女性的生存全景。华人心珠勇于挣脱封建父权制的枷锁,重塑自我;美国人芬妮在追寻爱情的过程中完成对父亲的反叛;非裔美国人喜芭摆脱了种族歧视的阴影,敢于面对未来。她们以不同的方式解构了受压迫的性别角色,建构了全新而独立的性别身份。第三章主要探讨两位少数族裔的族裔身份。吕金功遭受中美两国的疏离和排斥并成为了二元对立的“他者”,最终在“第三空间”中形成了独特的杂糅身份。喜芭挣扎于黑人和美国人的“双重意识”,最后达成妥协从而接受了自己的双重身份。他们族裔身份的建构过程不仅是个体寻找归属的模式,也是少数族裔在多元文化背景的美国建构身份的缩影。第四章分析了以上四位人物因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的各异的宗教身份。心珠受多个中国本土宗教的共同影响,芬妮信仰基督教,喜芭同时从非洲传统习俗和基督教中汲取精神力量,吕金功摒弃了中国信仰而皈依了基督教。人物不同的宗教身份反映了他们对自身所信宗教的虔诚和依附以及对其他信仰的困惑和偏见。第五章是结论,小说中人物的性别身份,族裔身份和宗教身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此外,文化身份的多样性引发人们对文化的反思,多元文化的融合促进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的发展。
其他文献
现行远程视频取证在法律规定、核对方式、取证地点等方面存在众多困惑,间接制约了远程视频取证的拓展。在现有科技水平已能有效支持远程视频取证的情况下,通过构建专门的取证
2015年以来,随着人口、出口等红利的消失,我国经济增长开始疲软,政府出于“保增长”的需求,想要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但由于财政赤字是有限度的,政府投资不可能有一直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应用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还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思想及阅读习惯。新媒体环境下利用传统方式服务读者的图书
小栗子银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Ⅰ级)北缘东段、辽东台隆(Ⅱ级)、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Ⅲ级)、老岭断块(Ⅳ级)中段之南东翼多金属矿集区,成矿条件优越。研究区出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参与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丌发,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所谓情感教学,从
会议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为茄科碧冬茄属观赏植物,同时也是重要的模式植物。近年来研究发现蓝光受体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在植物的分枝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PhCRY1、PhCRY2的功能,我们从Petunia × hybrida cv Mitchell Diploid中克隆了矮牵牛PhCRY1,PhCRY2的全长序列和PhCRY1启动子序列,并对PhCRY1和
时至今日,开源软件早已经成为软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软件代码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这使得代码质量(可维护性、可阅读性等)的维护越来越
拉陵高里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昆仑山北坡的东昆仑造山带中,该地区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分布面积较广,从新元古代-晚三叠世等不同时代的侵入岩在该区均有分布。近年来,
节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号召。我国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积极创建节约型城市、
会议
主要汇报深空探测VLBI测定轨技术及发展。包括我国首次火星探测VLBI测定轨技术分析、后续的小行星和木星探测VLBI测定轨关键技术。以及为了提高我国VLBI测定轨能力,建议后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