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森林潜在分布及未来变化趋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2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北方地区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是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地区。森林作为中国北方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其重要的生态屏障。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森林的分布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本研究讨论了中国北方森林潜在分布及未来变化趋势,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区域性气候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对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概念和原理,以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为主要的环境条件因素,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手段,分析中国北方森林潜在分布及未来变化趋势。本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建立中国北方现今气候(1971-2000)空间数据库与未来气候(2071-2100)空间数据库。2.应用气候变量作为主要变量,以GIS为基础,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现今气候(1971-2000)条件下4种中国北方森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潜在分布区。4种北方森林预测精度为:敏感性为81~92%,指定度为82~92%,总正确率82~92%。3.将未来气候(2071-2100)变量输入Logistic回归模型,以GIS为技术手段,模拟4种中国北方森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潜在分布区的变化趋势。通过模拟分析中国北方森林未来变化趋势如下:1.落叶阔叶林潜在分布区面积减少86.7%。分布从东北平原、大兴安岭、秦岭西部以及华北平原南部向东退缩到小兴安岭—长白山一线的东部地区以及秦岭的中西部地区。森林植被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分布于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与黄土高原,减少比重分别为17%与11.6%。2.常绿针叶林潜在分布区面积增加15.2%。分布从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南部向东扩展到阴山-燕山-长白山脉,向西扩展到了阿尔金山、昆仑山脉,天山及阿尔泰山附近。森林植被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减少比重为20.6%,而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东部与西部的山脉地带,森林潜在分布区面积有显著增加。3.落叶针叶林潜在分布区面积减少71.7%。分布从内蒙古与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向北迁移至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的北部地区。森林植被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分布于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减少比重分别为29.5%。4.针阔混交林潜在分布区面积减少32.1%。分布区从内蒙古北部、东北平原东部以及祁连山地区向东方退缩至大兴安岭迁移至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森林植被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分布于呼伦贝尔森林一草原交错区,减少比重分别为45.4%。综上所述,在未来气候条件下,中国北方森林潜在分布区面积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
其他文献
广州地铁一号线A1型车牵引系统采用宁波时代电气生产的电压传感器,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牵引系统电压传感器故障频发,且电压传感器使用年限未达到大修寿命。为解决此问题,对故
在资本市场企业并购重组活跃环境下,内幕交易这一资本市场"痼疾"不断呈现出新动向,如行为加剧化、主体多元化等。内幕交易新动向的法律成因主要在于现行法律法规对内幕交易规
1981年以来,数控系统逐渐具有人机对话、动态图形显示、软件精度补偿、故障诊断功能等等,同时出现了智能化、柔性化、模块化的多处理机结构。本文是在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生
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新材料、新零件结构大量涌现,特别是精密、复杂、薄壁、整体构件的高温合金、高强度钢、钛合金的应用,其材料的成形、形孔、深小孔等问题都面临挑战,采用传统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的障碍情况。方法对三级甲等医院的367名临床护士采用参与障碍普适量表(DPS-G)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DPS-G问卷总均分为2.14±0.62,6
羊群行为作为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是指在信息不充分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下,某一投资者的行为受到其它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过度依赖市场中压倒性的判断,导致所做出的决策不是充分建立
制约高效磨削技术发展的瓶颈是由磨削弧区高温引起的工件烧伤以及砂轮磨损加剧等问题。在深入归纳和总结高效磨削时弧区热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热管砂轮实现磨削弧区强化
期刊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在高原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s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