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沿海的优良增养殖鱼类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性情温和、味道鲜美、口感爽滑、营养价值高等优良特性。成年的半滑舌鳎开始在性别上表现出很大区别,雌鱼生长速度比雄鱼快2-4倍,体重是雄鱼的2倍之多。所以,若能区分半滑舌鳎的性别,淘汰生长相对缓慢的雄鱼,进行单雌化养殖,将促进半滑舌鳎养殖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不过,随着半滑舌鳎的生长,会发生由雌鱼逆转为雄鱼且不可逆,导致雄鱼比例偏大,且在发育初期不能辨别雌雄性别从而难以淘汰雄性个体,从而给生产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本文对半滑舌鳎养殖群体性逆转的遗传特性以及性别决定机制展开研究,旨在对半滑舌鳎性别控制及其育种应用提供参考资料及理论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Chen等[3]设计的性别连锁微卫星标记引物对10个半滑舌鳎家系的F1代采取新鲜血液并提取基因组DNA对遗传性别进行检测,引物扩增表达为218bp与206bp两条条带为雌鱼,仅仅表达218bp一条条带为雄鱼;利用性腺组织切片的方法鉴定个体的生理性别。结果显示在10个家系中,遗传雌性比例最高可达到54%,最低为21%;不同家系间的生理雌雄比例也有显著差异,其中有两个家系后代的雌鱼全部性逆转为伪雄鱼。(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系间雌雄比例差异,分析家系内以及家系间的方差组分,计算半滑舌鳎性逆转的遗传力,结果表明半滑舌鳎性逆转的遗传力为0.058,因此在进行低性逆转率的半滑舌鳎家系选育时应考虑家系内的变异,且同时考虑雌鱼和雄鱼的影响。(3)将性别视为二项性状,利用半滑舌鳎高密度微卫星遗传连锁图谱,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扫描所有标记间的二阶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上共有5个二阶组合被检测出来,其中标记组合SCAFFOLD1497459-SCAFFOLD785471905在0.01水平上显著;5组交互对位于7个常染色体的9个标记当中,这些标记主要集中在连锁群2,10和11,其中,在连锁群10-11发现了两个差异显著的交互对,且两个交互对均含有标记SCAFFOLD1497459,说明SCAFFOLD1497459可能在互作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标记附近可能存在基因并参与到半滑舌鳎性别决定的过程当中,也即常染色体可能参与其性别决定的过程,这对进一步研究半滑舌鳎的性别决定和性别控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