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里克·惠特克(Eric Whitacre,1970—)是当代美国乐坛新生代作曲家,作品丰富,风格鲜明,尤其在合唱领域展现出过人的创作天分。他巧妙的融合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元素和特色,经常受邀为世界各国的音乐活动创作,2001年更成为美国合唱指挥协会作曲大奖最年轻的获奖入。因其独特风格作品的魅力,(同时不排除美国强势的文化产业运作)惠特克的合唱音乐在近十年左右,早已跨出美国本土,在世界合唱范围内造成一定影响。在中国,能够代表当前中国合唱水平前沿的一批优秀大学生合唱团对惠特克的合唱作品均表现出高度的认可与喜爱,甚至在很多合唱工作者与合唱音乐发烧友的眼里,是否能较好的完成惠特克的主要代表作品,将成为评价该合唱团的技术与合唱观念的试金石。惠特克作品在一定范围内,已广为传唱;他的影响,通过有效的运作的方式正逐步扩大;他的资讯,在当今发达的传媒网络中还在不断更新。此时,我们的合唱指挥与合唱作曲家可能已渐渐不忍回避,对其合唱作品创作手法的思考。该文通过对其合唱作品的写作技术分析与梳理,试图从他的作品中的古典音乐风格,与现代音乐手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归纳,论述其合唱作品的“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特征;并从实践角度出发,诠释其作品的新古典主义特征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通过这一课题的研讨,可以为填补国内文献在研究埃里克·惠特克方面的空白进一点微薄之力,同时也为我们在排练与写作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合唱活动)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本文由引言、正文及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论述本课题选题的由来,当前研究动态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正文主要从以下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概念论述,和作曲家生平介绍,第二章:对惠特克合唱作品创作手法中的“古典”方面的特征进行剖析、归纳,并例证;第三章:对惠特克合唱作品作品创作手法中的“新”方面的特征进行归纳、并例证,并与“古”的特征结合,以论证其新古典主义特征;第四章:结语部分为文章作最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