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吻合口瘘(AL)是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AR)严重并发症之一,而吻合口瘘显著增加患者致死率。本文目的探讨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217例患者,其中符合低位直肠癌患者100例为本研究样本。通过病案室查阅病人病历,主要查阅项目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基础病、白蛋白、血红蛋白、个人史、肿瘤距齿状线距离、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肠道通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100例患者对照分析分为预防性回肠造瘘(A组)40例和未进行预防性回肠造瘘(B组)60例,对比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肠道通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从相关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肿瘤距齿状线距离、肿瘤分期、糖尿病、高血压病、长期吸烟史、低蛋白血症以及低血红蛋白血症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体重指数、病理分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长期饮酒史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共发生吻合口瘘11例,其中A组1例,B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A组2例,B组7例;肠梗阻发生率A组1例,B组5例;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通气时间A组为1.4±0.5天,B组为3.24±0.6天;术后住院时间A组为7.3±0.9天,B组为12.7±1.8天,两组肠道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高危风险因素(肿瘤距齿状线<3cm、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长期吸烟史)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时选择行预防性回肠造瘘能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与吻合口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