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碑传理论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fa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宋代传记文学的学者们,多从散文的角度来论述宋代的碑传创作,或是将其统摄到古文理论中去,却很少专门论述宋代的碑传理论。对于宋代时期的碑传理论,学术界还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以宋代的碑传理论为研究对象,从碑传创作目的和碑传书写理论两方面切入,着重阐述宋代古文家碑传理论的概况,进而论述宋代碑传理论对后世传记理论的影响,以期对宋代碑传理论的研究略尽绵薄之力。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总体论述宋代碑传理论的概况。首先简单论述宋代碑传理论的总体特色,突出宋代碑传理论在中国古代传记理论发展史上独特的地位,以彰显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然后从宋代古文家对司马迁、韩愈传记理论接受的角度出发,探讨宋代碑传理论对前代传记理论的接受问题,证明了宋代碑传理论在中国古代碑传理论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不可或缺。第二章具体归纳了宋代古文家的碑传创作目的理论。从创作目的上具有鲜明的惩恶彰善的道德教化意义和为史传补缺的文体意义两方面铺陈叙述。第三章着重对宋代碑传的书写理论进行总结和论述。从选材标准上注重取材典型、剪裁精当;碑传叙事讲求真实性、文采性这两方面分别加以阐释。第四章概述了宋代碑传理论对后世传记理论的影响。分别从宋代碑传创作目的和书写理论对后世传记理论的影响这两方面加以论述,突出宋代碑传理论承前启后的价值,也表现出宋代古文家对为后世传记作者树立的典范作用。本文的新意在于:笔者以碑传目的论和碑传书写论两方面作为切入点,对宋代碑传理论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其中涉及到了宋代碑传的创作目的、写作价值、选材标准、叙事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等问题。其中,既结合宋代实际社会背景,揭示了宋代碑传理论在整个碑传理论史上地位的独特性,又关照了碑传作为传记的一个分支而具备的传记理论的共通性。此外,通过阐述宋代古文家的碑传理论思想,考察了宋代碑传理论对后世传记理论的影响,并作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当然,宋代碑传理论所涉及的方面不止于此,比如碑传的语言特色、碑传作者的职责使命等,由于笔者的水平的局限,篇幅有限,以及种种条件的制约,对宋代碑传理论研究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宋代碑传理论的研究有待于全面、系统、深入。
其他文献
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社会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本质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如今的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我国也自然
连接了人与自然的圣山在保护文化传统和解决生态危机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中,文化景观提供的物质自然与非物质精神合一,原生自然与文化族群
景观生态学中的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原理,是生态学研究转化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所必需的"空间语言"之关键所在。研究分析了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内涵与外延,认为"快"过程所
正确的水处理方法 ,可使机器避免水质变化而产生故障 ,并提高机械效率及降低维护费用 ,因此掌握各种水处理剂性能、使用及化验方法 ,保持水质标准 ,对维护机器可靠性是至关重
目的:对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量表、SSS量表评分变化进行比较,将眼区电针治疗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的疗效与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评价眼区电针疗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为脑梗死后抑郁状态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眼区电针治疗组、常规针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及头针针刺治疗。除基础治疗外,眼区电针治疗组采用眼区电针治疗,对照组
安龙县属典型喀斯特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夏凉,雨热同季,干湿季节分明,有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较好条件.多年来受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的制约,
近年来,城市公园在满足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游憩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以深圳湾滨海公园为例,对植物
城市设计被认为是创造、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对城市景观环境塑造的关注与风景园林学科在城市中的工作内容及任务不谋而合。首先,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对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