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四年一届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较全面地反映了不同阶段体育科研成果,本文以第五至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为视角,以探求全国体育科研发展的特点和趋向为目的。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2.2研究方法2.2.1历史文献查阅了第五届至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论文集。并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100余篇相关资料的论文和会议报道,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2.2.2数理统计对第五届至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按照研究领域、墙报和书面交流的论文按照18个学科门类进行归纳、分类、得到的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处理。2.2.3分类汇总对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按照研究领域进行了分类汇总,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和书面交流的论文按照18个学科门类进行汇总分析。2.2.4比较分析将上述分类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3研究结果3.1体育人体科学领域从第五届的12个专题增加到第九届的22个,说明研究范围逐步扩大。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人体科学领域的专题共84个,占专题总数184个的45.11%,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人体科学领域专题报告的论文共968篇,占专题论文总数1957篇的49.57%,全面的反映了我国体育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3.2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共184个,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专题占其中的57个,有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学术质量和应用价值。论文共1957篇,社会科学领域占其中的553篇。仅次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位居第二位。3.3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领域专题共21个,论文共235篇。尽管学校体育丰硕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创新,在研究内容、方向上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加深入。3.4第六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武术专题共10个,分别为1、2、3、4个。论文共86篇,占所有专题论文的5.43%,专题的论文数量从第六届的12篇增加到第九届的31篇,论文数量逐届上升。3.5计算机应用与体育信息、体育仪器器材的研制、体育建筑等领域作为新兴学科门类,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同时也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待于全面发展。作为一项新兴学科“体育建筑”专题报告的论文在各届专题报告中依然是空缺。3.6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1199篇墙报交流和1783篇书面交流入选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范围大、主题新、涉及面广,集中展现了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丰硕的科研成果。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水平在提高,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最能体现我国当前体育科研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动态。这些成果反映了我国体育科研方面的最高水平。4结论4.1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无论是专题报告的论文还是墙报和书面交流的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充分反映了我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动向和发展趋势,为体育科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4.2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人体科学领域专题报告的个数和论文数量都位居各届首位,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位居第二位。说明体育人体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占主导地位。4.3在所有的论文作者中,高等体育院校表现出来了绝对的优势和雄厚的实力,但是有关学校体育研究成果的专题报告和论文偏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入选论文甚少,婴幼儿体育研究不足,涉及残疾人学校体育研究不足,为使学校体育各领域均衡发展,应发展新兴和弱势体育学科。武术领域专题论文数量逐届上升。4.4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入选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依次是: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学、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学。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入选论文数量最少的学科依次是:体育建筑学、体育仪器器材、体育统计学、计算机应用。这些学科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同时也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应注重各学科的均衡发展。体育建筑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专题报告中还是空缺,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