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是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叶部害虫中重要的潜叶性害虫。本文研究了麻疯树柄细蛾的羽化行为、动态节律、成虫寿命、性比、交配行为、交配节律,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雄虫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和糖酒醋液对其的引诱作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实验室建立起麻疯树柄细蛾的种群,在室内对其羽化行为、动态节律、成虫寿命、性比进行了观察。麻疯树柄细蛾的羽化行为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的羽化行为大体相似,都经历了破蛹、出茧、展翅等一系列行为;其暗期羽化数量较光期多,在20:00~23:00时间段羽化成虫的比例占到总数的66.35%;其成虫平均寿命,未交配的长于已交配的,雌蛾长于雄蛾;成虫♀/♂为0.87,在数量上雄蛾稍大于雌蛾。2.应用扫描电镜对麻疯树柄细蛾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及其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麻疯树柄细蛾成虫触角上存在着5种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椎形感器、锥形感器和鳞形感器。并对各种感器的形态特点进行描述,其中毛形感器最多,并分为长毛形和短毛形2种。刺形感器也分为长刺形和短刺形2种。3.在(25±1)℃、光周期16L:8D条件下研究了麻疯树柄细蛾成虫的交尾行为和交配节律。麻疯树柄细蛾求偶、交配行为与其他鳞翅目昆虫相似;无论雌雄,成虫1日龄均可交配,在1日龄时达到最高交尾率(70.12%),随着日龄的增加,交尾率降低,最低交尾率仅为5.81%,但交尾持续时间从89.33min增加到171.67min;成虫在光照开始的第一小时内,交尾率最高;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成虫均能交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1日龄成虫交尾率从53.33%增加到69.40%;但不同光强对4,5日龄成虫交尾持续时间影响不大。4.应用触角电位技术研究了麻疯树柄细蛾雄虫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正己烷是提取性信息素效果最好的溶剂,触角电位反应值为2.22mv;随着雄蛾日龄增加,其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值从1日龄的2.37mv下降到4日龄的0.38mv;腺体提取比空气提取效果好,从1日龄到4日龄用腺体提取的触角电位反应值均大于用空气提取的触角电位反应值;从性信息素的剂量反应曲线可知雄蛾对性信息素的反应最低浓度为10-2FE/10μl。5.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麻疯树柄细蛾对糖酒醋液的嗅觉反应,并研究了糖酒醋液对其的田间引诱作用。结果发现,麻疯树柄细蛾对糖酒醋液(糖:酒:醋:水=1:1:2:20)嗅觉趋性最佳,其平均诱虫率为66.67%,田间引诱效果也表明此配比的糖酒醋液效果最好,诱蛾率达到6.67%,因此这是最适合作为诱捕麻疯树柄细蛾的糖酒醋液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