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5月28日,嘉实和华泰柏瑞两只沪深300ETF分别在深交所和上交所挂牌交易,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上从此有了直接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产品。不少专家认为此举能够促进股指期现套利活动,改善股指期货定价效率。国外的研究也一致证明标的指数ETF的引入能够提高股指期货的定价效率。然而沪深300ETF在引入时间和产品设计上与国外的情况存在差异,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是一个疑问。本文首先定义了股指期货定价效率,介绍了其测度指标,然后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了沪深300ETF的引入对股指期货定价效率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接下来,将股指期货定价效率测度指标的比较与多元线性回归实证结合,结果显示沪深300ETF的引入并没有改善股指期货的定价效率。本文的研究成果还包括: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在上市近一年后变得较为成熟;距离到期日时间越长,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偏离倾向于越大;而沪深300指数的波动率似乎对股指期货定价误差没有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股指期货定价效率的措施:改进ETF产品设计,并配以提高投资者的素质、优化交易制度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手段。另外,由于本文对套利行为做出的假设较为接近现实,所以对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