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d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镇痛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肿瘤中心确诊为恶性肿瘤伴有慢性中重度癌痛的3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了规范化镇痛治疗。以疼痛强度NRS评分降至≤3分、爆发痛次数≤3次/日、解救治疗次数≤3次/日作为疼痛控制良好的指标,以镇痛治疗7天疼痛控制情况、疼痛控制良好所需时间、疼痛控制良好所需镇痛药物剂量作为评价镇痛难易的指标。分析可能影响镇痛效果的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性别、年龄;疾病因素:肿瘤类型、TNM分期、是否存在骨转移;疼痛本身因素:疼痛强度、部位、原因、机制、有无爆发痛及次数。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镇痛治疗7天疼痛控制情况的关系,用Cox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疼痛控制良好所需时间的关系,秩和检验分析上述因素与疼痛控制良好所需镇痛药物剂量的关系。结果:1.353名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接受规范化药物镇痛治疗7天时,疼痛控制良好率为84.4%,镇痛治疗使患者KPS评分明显改善(P<0.0001)。2.Logistic回归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系统肿瘤及重度疼痛是导致镇痛7天疼痛控制不佳、疼痛控制良好所需时间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年龄、TNM分期、是否存在骨转移、疼痛部位、原因、机制对镇痛7天疼痛控制良好与否及镇痛时间长短无影响(P>0.05)。3.241例应用强阿片类药物患者中,年龄<60岁、重度疼痛、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频发爆发痛(每天3次以上)的患者,疼痛控制良好所需镇痛药物剂量大(P<0.05)。性别、肿瘤类型、TNM分期、是否合并骨转移、疼痛原因、部位不影响镇痛药物剂量(P>0.05)。结论:1.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经过规范化药物镇痛治疗,7天疼痛控制良好率为84.4%,且镇痛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KPS评分。2.可致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效果不佳的因素包括:年龄<60岁、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疼痛、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频发爆发痛(每天3次以上)。
其他文献
中学计算机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因此应实施分层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积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数据量急剧增加,针对从海量的图像数据中检索感兴趣图像效率低的问题,基于Ha-doop云计算平台,采用并行检索技术,利用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
目的:通过对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非血缘脐血与血缘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生存现况调查,比较不同类型移植后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影响移植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为优化改
大气颗粒物是指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以气溶胶形式存在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和输送距离远的特点,能够大量吸附各种重金属
目的在我国肺癌总体发病率已位居恶性肿瘤第一位,肺癌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5年生存率不高。顺铂是化疗常用药物之一,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导致DNA复制障碍,从而抑制
对社会思潮进行引领的过程,既是全面认识社会思潮发展阶段、揭露社会思潮本质特性的过程,又是在实践基础上切实解决价值导向、利益诉求与理论创新问题的过程,还是在认识和实
自清末民初以来,文学翻译及其研究一直是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重心。然而,自20世纪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与他国经济、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交往日益密切。
目的评价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6月的9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75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 探讨枸杞蜂花粉提取物对丙酸睾酮复制的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SD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复制前列腺增生模型,随机分成3组:模型对照组、水提物组、醇提物组,每组1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的关键。学生学习的反思是学生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行为。对通过建立学习档案来培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