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口是中国主要河口之一,资源丰富,是南海重要的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生产基地.为了掌握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1998~2003间对该海域进行了8个航次的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该研究以上述调查结果为基础,对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及其分布(细胞数量、叶绿素a、细胞体积转换生物量)、多样性水平、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生态学研究.文中首次在珠江口海域引入细胞体积转换生物量法,推算了海域初级生产力的碳含量.另外通过不同粒级叶绿素a含量的研究,初步探讨了超微型和微型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调查海域基础生物结构,为水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区浮游植物种类繁多,经初步鉴定有95属336种、变种和变型,以硅藻为最主要类群,其他为甲藻和少数绿藻、蓝藻、金藻和黄藻.热带、亚热带近岸种最占优势,外海种次之,广布种也占相当比例,并出现少量咸淡水种、淡水种和温带种.种类分布由口内向口外递增,湾口附近及口外近海海域种类最为丰富,向外海又呈下降趋势.种类的季节更替明显,但始终以近岸性种类为主,珠江口内5月种数多于8月,珠江口外则5月少于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