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京津冀将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战略支点。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要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必先实现交通的一体化发展,以交通互联互通带动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随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交通一体化融合程度仍然不够、交通一体化发展机制仍需加强、交通一体化支持政策亟待落实等。京津冀虽然在交通协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与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提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程度,更好地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一体化水平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过程中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营与信息服务等环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与加权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行评价。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深化交通一体化的概念,将交通一体化发展分解为规划建设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和信息服务一体化三个方面,构建了较为科学客观严谨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本文根据京津冀地区2017年的截面数据,引用加权灰色关联模型,找出三省市交通一体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程度总体来看仍有待于提高,规划建设一体化方面存在不足,规划主体一体化程度较低;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一些区域的交界地带由于各地规划不同而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头路”和“瓶颈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缺乏联通;信息服务一体化方面,三地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信息交流和共享存在阻碍,增加了信息传达和运输成本。最后,本文利用对比分析法,对京津冀交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剖析,着重突出政治因素对交通一体化的影响,着力推动顶层设计,在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要淡化行政区域限制,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