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大量风成沙和古土壤年代的分布情况及统计分析,本文揭示了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及重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了沙漠化过程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并探讨了现代沙漠化逆转的原因及未来趋势。具体如下:(1)过去2000年以来,中国东北部沙地的沙漠化经历了三次逆转和三次扩张。三次逆转分别发生在公元0~210年、770~1050年以及1170~1440年;三次扩张分别发生在公元210~770年、1050~1170年和1440年以来;第一次逆转导致大部分区域在公元0~350年被古土壤统治;第一次扩张导致大部分区域在公元350~1230年被风成沙统治;第三次逆转导致古土壤在公元1230~1660年再次统治了大部分区域;由于第三次扩张,公元1660年以后,大部分区域再次被风成沙统治,这也指示了中国东北部沙地的现代景观形成于过去300年以来。(2)过去2000年以来,中国东北部沙地沙漠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逆转全部由暖湿的气候导致;第一次和第二次扩张全部由冷干的气候引起;第三次扩张的早期受冷干气候控制,中期由冷湿气候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晚期则完全归因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3)在当前暖湿的气候背景下,只要人类干扰减少,中国东北部沙地的植被完全可以自然恢复。因此将中国东北部沙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沙漠化逆转完全归功于人工植被恢复工程并不合理。在21世纪气候持续暖湿的背景下,只要人类活动减弱到适当的程度,即使不实施人工植被恢复工程,中国东北部沙地甚至整个中国北方的沙漠化将持续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