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行自体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的7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排除标准筛除不符合条件病人,根据受伤至手术时间将剩余49例病人分为早期组A组(≤3周)26例与晚期组B组(>3周)23例,分别记录两组病患术前术后的Lachman试验、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T试验)、轴移试验,两组患者术前术后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nger评分、关节活动度。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评估Lachman、ADT及轴移试验测试结果,IKDC、Lysholm、Tenger评分和关节活动度采用秩和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早期组 IKDC 评分(82.65±6.67 分)高于晚期组(81.61±4.00 分),P=0.563,无统计学意义;早期组Lysholm评分(83.89±5.79分)与晚期组(84.65±3.21分)相比,P=0.782,两者结果未见统计学意义;早期组术后Tenger分级平均值(7.61±0.89)较晚期组(7.44±0.95)高,但P=0.583,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关节活动度晚期组(121.039°±12.91°)高于早期组(134.09°±11.12°),P=0.004,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无合并伤的患者,A组术后KT-1000测量值[(1.40±0.48)mm]小于B组[(2.10±0.32)mm],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伤方面,A组有8例患者,而B组16例,P=0.00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重建与晚期重建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均能很好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早期手术可以减少合并伤发生的风险,但晚期重建术后关节活动度更高。虽晚期组合并半月板、韧带等损伤的风险较高,但术中行半月板修补术,同样可以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且住院天数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