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显示及其驱动电路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致发光显示器件以纯固态的优点获得了全世界平板显示研发人员的青睐,它们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其中,EL(Electroluminescent,无机电致发光显示)与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电致发光显示)作为典型代表,在短短几年内即引起了全球各大公司的研发投入,最终必将在平板显示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EL的驱动原理及对称驱动方法,给出了驱动电路设计的原理图以及驱动信号的时序图。而后着重介绍了AMOLED的驱动系统,选取了LCD驱动芯片,在FPGA中用VHDL语言编程设计了逻辑控制电路,采用COF技术把电压值加到TFT上,提供了OLED像素的驱动电流。我们用SOLOMON公司的SSD1205作为行驱动芯片,SSD1213作为列驱动芯片。尽管列驱动芯片每个像素有6个输出(3个正RGB和3个负RGB,用于液晶显示),我们只把其中的一个输出连接到OLED像素上作为输入。行驱动芯片用来控制T1的开关,使数据电压传到T2。显示屏尺寸如果变大,我们可以把行驱动芯片级联使用,因为行芯片只VddVgamma有240个输出。为了避免数字视频信号在传输中的损失,采用了数字视频接口。最后进行系统仿真,得到了正确的输出波形,下载程序到Xilinx Spartan XC3S2000上运行,在广电电子自主研发的5英寸AMOLED显示屏上得到了较好的显示效果。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无功的合理分布是保证电压质量和降低网损的前提条件,电力系统中无功优化的调整,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电网进行无功优化,是一个既直接影响系统电压质量,又关系到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问题。本文考虑动态无功优化问题,把一天24小时内的系统网损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调节代价。动态无功优化的难点在于实际负荷时刻处于连续变化之中。本文利用负荷分时段控制来解决设备动作
在工业过程控制中,被控对象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时滞。时滞的存在往往会使控制效果变差,系统稳定性降低。解决时滞问题的关键是对输出的预测,故近年来预测控制成为时滞系统控制的
基于基因表达谱,在分子水平上对肿瘤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角度,采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和计算机技术,从胃癌与胃正常组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压力的日趋加剧,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危机显得愈发明显。风能作为清洁、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风力发电机作为有效利用风能的手段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风能转换效率提高,风车单机容量逐渐变大,风车的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系统内设备与工况也变得愈加复杂。伴随而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扰动,均会导致故障或非正常工况的出现。就风力发电
鼠笼异步电机是广泛使用的能量转换装置,对电机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及诊断,提高电机故障的监测诊断水平,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电机故障诊断分为信号采集,信号处理,故障诊断3个阶段。本文使用定子电流法采集故障信号,应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实现故障信号处理,运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并将该算法移植到DSP程序之中,建立起基于DSP的鼠笼异步电机故障综合诊断系统。针对鼠笼异步电机的工作机理,系统分析了电机在发生定子匝间
自动人脸识别(AFR)研究试图赋予计算机根据人脸辨别人物身份的能力。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应用价值。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AFR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最好的AF
目前,大型结构监测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为了保证大型结构的安全性,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远程监测。远程监测技术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网络化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服务器的可靠性这一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文中介绍的基于OPC DX规范的双机热备份控制系统,在不改变原有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在系统服
实验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提供必须的实验环境,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本应开设
基于胃癌基因表达数据,运用信息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建立胃癌的预测模型,对胃癌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胃癌的预测问题,从系统科学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