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慢性产前应激(Prenatal Stress,PS)动物模型,观察昆明小鼠(Kung Ming mice)子代不同时期重性抑郁(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相关行为学特点,并探究产前应激对后代子鼠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发育的影响,从而探讨产前应激对后代子鼠的行为学影响是否与髓鞘发育有关。方法以KM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妊娠KM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No Stress,NS)和产前束缚应激组(Prenatal Restraint Stress,PRS),NS组在妊娠期间不给与任何刺激,PRS组从妊娠第7天开始至生产持续定时定点给与束缚刺激。子鼠长至21天,雌雄小鼠断奶并分笼饲养。应用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和悬尾实验(Suspension Test,TST)两种方法检测子鼠30天、50天和60天行为学情况。为探索孕期应激对子代行为变化的机制我们应用Western Blot及QRT-PCR技术检测子代小鼠不同时期(出生后0、14、21、60天)髓鞘发育相关的生物分子Mag、Mbp、Mobp、Mog、Olig1、Sox10、Plp变化情况。近期研究表明髓鞘变化与精神疾病包括MDD有直接关系,我们应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技术观察子代小鼠髓鞘形态学变化,了解髓鞘发育情况。结果两种行为学结果分析示PRS组在相同时间内(实验过程的后4min)绝望时间总和(不动时间总和)明显高于NS组(P<0.05),且在危急状态下更容易放弃逃生(潜伏不动时间)而进入绝望状态,即潜伏不动时间PRS组明显低于NS组(P<0.05);且这种现象在子代小鼠青春期(30天)、青春后期(50天)、成年期(60天)均存在(P<0.05)。QRT-PCR检测6种髓鞘发育相关基因Mag、Mbp、Mobp、Mog、Olig1、Sox10在子鼠出生后0、14、60天的表达情况提示,6种基因PRS组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1天的基因检测中,PRS组两种基因Mbp、Mobp表达明显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种基因PRS组表达高于NS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鞘发育关键蛋白Mag、Mbp及Plp的表达,PRS组明显低于NS组;且Mag、Mbp在小鼠中的表达始于青少年时期(14天),并逐渐升高。透射电镜下,子鼠21天前额叶皮质区域(prefrontal cortex,PFC),PRS组髓鞘壁(g-ratio值0.87±0.074)比NS组髓鞘壁(g-ratio值0.72±0.072)薄,g-ratio值与髓鞘壁厚度成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6﹤0.05)。结论产前应激能导致后代子鼠MDD相关的行为学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在青春期至成年期均存在;产前应激影响后代子鼠髓鞘正常发育、成熟分化相关的生物分子Mag、Mbp、Mobp、Mog、Olig1、SOX10、PLP的表达及髓鞘显微结构的形态学变化;产前应激对后代子鼠产生的MDD相关行为学负面改变可能是通过影响PFC髓鞘发育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