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范围最广,开发利用程度最高,对竹产区地方经济、竹农收入影响最为深远的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竹种。随着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高,毛竹林肥培管理的技术逐渐突显其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平衡施肥是毛竹林取得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采用参与式研究方法,提出了毛竹林培育的技术需求,并结合土壤测试与大田试验建立了毛竹林分区推荐施肥技术路线。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参与式研究法发现,目前在我国竹子主产区竹农对竹林高产高效培育的技术需求很强烈,且以肥培管理为主的培育技术需求性最大。但在肥培管理技术中还存在着肥料类型单一、用量不合理,经验定肥的现象。2、通过土壤测试分析,发现毛竹林土壤营养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变异现象;结合对竹农的肥培管理制度的调查,这种变异主要是和竹农的施肥制度有关。随着施肥差异的增大,这种变异在不同地块和空间中更加明显;但若施肥制度相似则经过长期的管理,竹林的营养空间分布状况会趋向一致性。3、对毛竹林开展分区施肥推荐可以依据二级制来进行推荐施肥,即在较大的空间内由于存在着土壤类型间的差异,可先进行按土类的一级分区制;而对于相同土壤类型下,可按照竹农的肥培制度的差异性进行二级分区;通过对分区内土壤测试后再进行施肥推荐。4、遂昌毛竹林分区施肥推荐试验结果显示,分区施肥推荐相对于常规的测土施肥方法,其操作方法更简单,且推荐施肥量由于考虑了土壤营养的空间变异性,更客观的反映了土壤营养的空间分布状况,不仅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而且有利于平衡和改善林地土壤养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