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宋仁宗时期评论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可独立成篇的史论散文为研究对象,北宋仁宗时期是宋代文化史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在士风、文风、制度、学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这一时期的人物史论文也呈现出转型期所特有的文化风貌。本论文对北宋仁宗朝的人物史论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释,拟对该类史论文所呈现出的特殊史评意识、史评方法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从文章独立性和所论对象是否为历史人物入手,本文研究对象是以议论历史人物为主旨且独立成篇的史论散文。其次,考察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研究现状,最后在归纳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时代特征。首先,分析了仁宗朝自天圣至庆历年间的两次科举改制提高了经史策论的地位,使文人士子的经史观念发生了改变,促使人物史论文开始大量出现。同时仁宗朝的科举取士继承并发展了宋初三朝不以家世门第取士的制度,使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一代大家登上文坛,更进一步促进了人物史论文的繁荣。其次,北宋台谏制度在仁宗朝发展成熟并达到全盛,使议论批判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流,为人物史论文在仁宗朝的发展打造了十分良好的谏言环境。紧接着分析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文化环境,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的高涨以及禅悦之风的盛行使议论怀疑、实用创造的宋学反传统精神渗入古文创作中,由此产生了相当数量的人物史论文。最后,仁宗朝重塑了具有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士大夫人格,使浇薄浮靡的士风文风一变而为自信冷静,促进了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大量出现。第二章主要论述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内容。从人物史论文中涉及历史人物的身份特征入手,指出这些历史人物主要包括帝王、将相谋士和以某一学说影响后世的文士三类,帝王类的人物史论文主要是评论君主的个人品性和治国之道,以诫勉后世君王;将相谋士类人物史论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重评名臣的忠贤,一类是为小人物正名;文史类人物史论文主要关注文士的圣人之道和人性论说。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类总结出,仁宗朝人物史论文中唐朝和先秦时期历史人物受关注的程度最高。第三章主要论述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艺术特征。九十五篇仁宗朝人物史论文大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独特风貌:一是立意求新求奇;二是章法严谨有序;三是求真求实的论辩风格;四是语言平实准确。第四章主要论述北宋仁宗朝的人物史论文对仁宗朝以后的宋代人物史论文的两方面影响,一是以正统之史教导后世之人为臣为子的史学观念,二是文本创作上追求立意求新求奇、注重开篇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