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为持续生存而需要依赖的所有可辨认的组织和个人,即股东(所有者)、债权人、供应商、企业员工和客户(包括分销商)及政府。现代公司紧紧依存于一系列复杂和充满竞争关系进行生产经营和发展,企业想要在市场中谋求一席之地,仅仅考虑股东的利益是不够的,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者,在融资结构的制定时也是如此。因此,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的视角,从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出发,对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研究。文章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思路,在对中外有关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融资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融资理论进行了分析,界定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和各利益相关者对融资决策的影响,探讨了目前我国融资选择倾向。文章还介绍了在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的方式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如何实现的。在理论分析后,本文选取了2006-2010年深市和沪市5747个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财务履约指标的角度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指标设计,将选取资产负债率为财务杠杆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融资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中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考虑的现状进行分析。在进行多元回归后发现,股东利益和客户利益与财务杠杆有显著的关系,可见我国的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结构时股东和客户的利益是其中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与我国目前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现状相符的。但是,企业的发展还离不开债权人、供应商、员工和政府的支持,因此,企业也不应该忽略他们的利益。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均衡的视角,可以使企业获得各方面的支持,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维护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谋求共赢,谋求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