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和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与公众持续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相继行动起来寻求解决之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政府始终都采取支持和赞同的态度,并且将具体的减排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之中。但是我国各地区由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其减排的经济成本和效益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对我国各地区的碳减排经济成本和综合效益进行估算,可以直观了解我国碳减排的潜力、特性和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影响,为我国实现减排目标制定宏观经济战略和能源规划,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协商和谈判争取合理的权益提供科学的依据。首先,本文估算了我国各省区CO2排放量,将我国30个省市地区划分为9个经济区域,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的区域性差异和原因。接着本文介绍了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政策和取得的成果,以及作为我国碳排放大户的电力行业减排的主要措施。又介绍了碳排放交易机制形成的原理、交易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的发展情况。然后,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采用非参数化方法和参数化方法分别估计了中国30个省、市地区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子价格,两种方法测算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发现,中国各地区碳排放的影子价格平均值每吨在21695.32元,生产效率较高、经济水平较高地区的影子价格的水平也较高,因此我国应该实行差异化的区域减排政策。最后,基于碳排放交易机制分析了我国碳减排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结果发现,我国的CDM项目发展迅速,尤其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CDM项目上的减排潜力和经济效益的空间很大,但是碳交易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应大力开发和引进CDM项目的同时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平台,完善碳交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