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模糊语言的启发,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于1965年创立了模糊集合论。这个理论的创立对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为语言学诸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许多学者对此课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模糊语言学就是在运用模糊集合论研究模糊语言中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的模糊性是一种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类自然语言固有特征,这种现象在广告语言中也不例外。在广告制作中,广告商为了达到自己的连锁目的,即引起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Interest;激发欲望—Desire;加强记忆—Memory;导致行动—Action,并最终说服消费者来购买自己广告中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广告商经常采用模糊这种策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都对模糊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模糊的基础上进行各自领域的研究。然而,通过大量搜集相关资料发现从语用学的视角对广告这种特殊的商业交际手段中出现的模糊语言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还需要更大的研究力度。正如何自然教授所说,“只有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分析模糊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才有意义。”因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语用学理论的框架下对广告语言中出现的模糊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到通过模糊语言的运用,广告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的结论。文章主体由六部分构成。首先是关于此研究课题的详尽文献综述,然后对广告中模糊现象是如何实现进行了分析,接着从个人,社会以及文化三个不同层次,选取有代表性的广告案例对使用模糊语言的动机进行了研究。然后,以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为基础,以典型的广告为例,阐述了模糊语言的使用虽然违反了合作原则里四个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但是并没有使交际无法进行,而是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最后,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广告中模糊语言起到的积极语用功能进行详细阐述。本文不仅从语用学这一全新的视角对广告这一特殊交际语言进行了研究,也扩大了模糊语言的研究范围。因此,有一定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