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基软黏土在服役期内除了受到静荷载作用外,还需承担因交通工具行驶引起的低幅值交通循环动荷载作用。为了能准确地预测及控制其工后沉降特别是长期沉降,就必须深入地研究路基软黏土在静荷载下的蠕变变形和动荷载下的累积变形产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本文在静荷载作用下软黏土长期蠕变(次固结)变形特性研究方面,先基于Bjerrum蠕变图和Yin-Graham EVP模型,利用切线斜率定义方法针对高速公路超载预压工况探讨了超固结软黏土次固结系数的时间效应,提出随时间增长的次固结系数双曲线理论模型。由于Bjerrum蠕变图是理想化的模型,本文还实施了一系列软黏土长期超载预压蠕变试验对上述模型提出修正,使其更符合路基土体的实际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超固结软黏土的次固结系数不仅随着超固结比的增大而减小,而且随着次固结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修正后的次固结系数时间增长模型提出了一个考虑次固结系数时间效应的超固结软黏土工后次固结沉降计算公式,并采用简单的算例对比本文方法与传统不考虑时间效应方法之间的计算结果差别。从算例的结果可知,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工后次固结沉降一般是传统方法的1.6-5倍,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超固结比和服役期长度的增大而进一步加剧。因此,超固结软黏土次固结系数的长期时间效应在评估超载预压路基工后沉降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随后基于英国GDS双向振动三轴试验系统实施的一系列长期排水动三轴试验模拟了低幅值交通循环动荷载作用下路基软黏土的长期累积变形,系统地研究了循环周次、静动偏应力、超固结比和振动频率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幅值交通循环动荷载作用下软黏土的长期累积变形随着循环周次和静动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超固结比和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由于静力蠕变过程和动荷载作用下长期累积变形的变形模式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可比性,本文采用Yin-Graham对数EVP模型的蠕变方程推导得到考虑循环周次、静动应力、超固结比和振动频率影响的对数长期累积应变计算公式。软黏土蠕变和长期累积变形虽然存在相似的变形模式,但它们在数值上仍是有差别的,因此本文决定基于长期排水动三轴试验结果对上述计算公式提出修正,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推导得到的长期累积变形计算方法与长期排水动三轴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说明利用静力蠕变方程模拟软黏土在低幅值交通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的长期累积变形的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