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志贺直哉的散文看调和精神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坛上白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作家之一。与其他白桦派作家一样,他尊重人性,追求自由、平等和正义。同时,志贺也是个无限肯定自己的真实感受且强调个性的作家。志贺的文学创作生涯经历了三个时期(对立、和解、调和)的变化,即从与周围事物相冲突、内心极度痛苦的对立时期,发展到不断调整自我,以平和、宁静的心态来面对世界的和解时期,最终达到融入生存的大世界、坚持自我而又不失掉自我的拥有明朗心境的调和时期。与自然、社会相融合,和谐统一的调和精神是志贺直哉一生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的皈依。那么,志贺的这种调和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呢?志贺又是怎样达到调和境界的呢?这就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的研究都是以志贺的小说为文本依据进行分析的,在志贺的其它类别文学作品中调和精神是否也有所体现,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本文从散文的角度出发,遵循志贺直哉的思想变化轨迹即从对立到和解最终到调和三个阶段来展开论述。因为散文更能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出作者的内心世界极其细微的心理变化。本文选取了在这三个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并结合给志贺的思想变化带来重要影响的因素来分析,论证了志贺由对立——和解——调和的思想变化过程及调和精神的本质和其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概括了志贺直哉及其人生轨迹。即志贺经历了由对立到和解最终达到调和的思想变化过程。他的内心由青年时期的郁闷、苦恼转向了稳定、平和,最后又到达了中老年时期的明朗、愉快的心境。第二部分中选取了对立时期的代表性散文《壁虎》,对其象征性及写作背景进行了分析。《壁虎》创作之时,正值志贺与父亲不和,与周围世界相冲突的时期,因此他对身边的小动物也抱有厌恶、反感的思想。在《壁虎》中,志贺由于厌恶壁虎而去伤害它,甚至觉得它的存在对自己来说是件不吉利的事,因此而感到不快、激动、愤怒。本文通过剖析认为,志贺的这种与周围事物对立的思想表现是和他的特权阶级性、强烈的自我意识相关的,他的这些特征使他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从而无法与周围世界妥协、融合、和谐生存。在第三部分中选取了《濠端的居所》和《雪日》两部作品来进行分析的。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志贺从愤怒、不快逐渐转向了愉快而宁静的心境。这一部分是从三个方面即梅特林克的影响、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接近东洋美术所受的影响来论证志贺是如何由对立转变到和解状态的。第一,志贺深受梅特林克的评论集《智慧和命运》的影响,书中所表现的思想是从对命运的忍耐、无奈到用正义和爱来直面人生,进而生发出用智慧、意志和勇气来克服种种坎坷与困难,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调和。第二,志贺也受到了白桦派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情弱者、追求和平的思想使志贺感到要追求一种和谐的状态,而并非是用残暴的方式去破坏周围世界。第三,与倾向动的、刺激性的西洋美术相对,东洋美术的宁静能使志贺的心逐渐变得安静与平和。由于上述的各种影响,志贺开始从烦躁、焦虑转向稳定、协调、愉快的心境,但是对立、烦躁的情绪并未完全消除,在散文作品的某些地方仍可窥见流露出厌烦、焦躁的情绪的一面。这种微妙的思想情感变化却是在小说中无法看到的,也为以往的学者和评论家所忽略。在第四部分中对《山鸠》和《牵牛花》以及志贺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尼罗河的一滴水》进行分析,论述了志贺的调和精神。在《山鸠》和《牵牛花》两部作品中,志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以自然的视角来观察动植物,描绘了它们在自然中和谐生存的画面。通过与自然的融合,使志贺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实现了内心的调和。但是这并不是志贺调和精神的全部。从志贺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尼罗河的一滴水》能够看到志贺最终所达到的调和精神。正像作品中所描述的一样,个体好比是尼罗河中的一滴水,虽然是微小的,但却是在过去、将来都不存在的,只在现在存在的仅有的唯一的一滴水。本文提出在生生不息的大自然里,志贺认为个体是渺小地存在着的,但是他却坚守着渺小而绝对唯一的自己,而不是与自然完全融合而没有了自我,可以说这就是志贺直哉调和精神的延伸和发展,这种发展是与白桦派尤其是志贺直哉的自我肯定意识相关的。志贺与自然的调和同时影射出他与社会的调和,这也正是志贺中老年时期的人生基调。而且这种思想的发展也是仅在其散文中可以看到的。在第五部分中,总结了志贺由对立到和解最终达到调和状态的思想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在散文文本分析中发现的志贺的两种细微的心理变化。其一是在和解的阶段,仍然在某些地方流露出对立烦躁的情绪,也就是说志贺的心并没有彻底的达到调和。另一种心理变化是,志贺调和精神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志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统一,共同生存。但并没有失掉自我,而是在大自然中坚守着渺小而绝对唯一的自己。笔者认为,这种有着肯定自我意识的调和也是与志贺的人生观相一致的。综上所述,本文是以志贺的散文为切入点,以志贺的调和精神为中心,分别论证了其对立、和解、调和等思想,从而更好地把握了志贺调和精神的内涵及发展脉络。同时,阐明了在小说中所看不到的,仅在散文中可以窥见的志贺内心的起伏变化。
其他文献
综合研究区地质、地震、测井、录井等各类资料,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反演过程中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处理、地震子波的提取、时深关系的转化,以及初始波阻
<正>舞美设计作为综艺节目的装饰和门脸,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物质性和艺术性,并且与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紧密相连。科技的迅速发展使数字媒体技术在当前综艺节目舞美设计中
<正>牵一发动全身的国有企业改革将拉开新的一幕。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将步入务实笃行向纵深发展的新境界。11月12日下午,中国政府网公布消息《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
浙江省物理新学考选考的试题特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实验,强调操作;注意引导,突出建模;突出能力,单体多段。本文通过分析这些特点,思考物理命题与学生物理核心素
目的:确定芍药苷对人黑素细胞生物活性及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分别使用MTT法、L-DOPA法、NaOH法、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芍药苷对黑素细胞的增殖
对企业而言,培训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企业积累人力资本、赢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当前的培训理念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关的应
本研究以辽代至晚清的北京出版文化为研究课题,在广泛展开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出版实践活动,对出版文化研究现状做出宏观考察,并对出版文化的内涵、外延以及北京出版文化的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求解按购买力平价法的人均GDP(GNP)和按汇率法的人均GDP(GNP)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介绍利用这种关系对某国货币未来汇率的走向做出预测的方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与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风电作为一种技术成本较低、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
对古蜀人的祖先崇拜和祭祀作系统分析,是构建完整的古蜀祭祀文化和宗教体系的关键之一。以祖先为主体的祭祀活动可能是三星堆时期最重要最隆重的一种祭祀形式。三星堆祭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