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层面的进步,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随之而来的是旅游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用“旅行”代替“旅游”,并且更愿意将旅行的节奏放慢以使身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在此背景下,自然风光优美的古镇和自然景区成为了旅行度假的热门目的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大陆地区的民宿发展。民宿建筑的快速增多,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充满地域性特色的新型旅行度假方式;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和发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民宿建筑设计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理论成果相对较少,但实际建成项目的数量却与日俱增。这就造成了民宿在建筑设计、景观营造、服务体验等各个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本文首先以民宿建筑概述为出发点,对民宿建筑的起源与发展、特征、分类以及民宿建筑与民居和传统酒店的区别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宿建筑进行了体验式的调研考察,调研项目分主要以莫干山地区和西安周边地区的民宿为主。调研从民宿建筑的规划与环境设计、庭院空间营造、建筑材料运用、服务与入住体验等方面入手,通过对调研案例的横向对比,归纳和总结了当前我国大陆民宿建筑的功能构成要素,及其在典型地域下的设计策略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规划与环境设计、建筑单体设计以及空间设计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典型地域背景下的民宿建筑设计策略。最后,以位于关中地区宜君·天阶旅游度假综合体项目为例,提出了其在面对宜君地区特殊的气候、自然景观条件、地形、民俗文化等方面所应采用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