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射频多信道无线网状网QoS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状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是一种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的新型网络结构,具有高速率、高吞吐量、易扩展、初期投资成本低、性能稳定等优点。WMN中需要支持多种实时应用,但无线网络中信道环境是实时变化的,实时应用传输质量很难保证。因此,如何根据节点带宽信息为实时应用提供合适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保障是一项非常关键的问题。为此,从路由角度方面保障WMN中业务的QoS,设计一个能够根据节点带宽信息进行选路的QoS路由协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WMN的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分析了经典的最优化链路状态(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 OLSR)协议的不足之处。然后,本文在OLSR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节点可用带宽估计的算法,分析和论述了跨层设计是解决QoS有效的、可行的方法。由此,本文对WMN中的广播报文和拓扑控制报文数据结构进行了扩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设计的QoS最优化链路状态(Cross-Layer based QoS OLSR, CLQ-OLSR)协议,可在物理路由的基础上利用逻辑路由实现对实时应用的QoS保证。同时,本文还对多射频多信道WMN进行了研究,通过充分利用网络中节点的多个射频接口这一特征,在保证实时应用QoS需求的同时,可将WMN的吞吐量明显提高。最后,本文在QualNet5.0.2平台上对CLQ-OLSR协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CLQ-OLSR协议对实时应用能提供基于链路带宽的QoS保证,不仅降低了端到端延迟和延迟抖动,提高了数据包成功接收概率,而且在没有明显增加开销的前提下提高了吞吐量。
其他文献
红外小目标检测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如何充分发挥红外小目标检测技术的优势,在红外探测成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当前国内外小目标检测技术发展现状的基
2017年7月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收入》,明确以商品控制权转移为收入确认标准,同时保留了在一段时间内确认收入的例外做法.出于不同的动机和需求,不同房地产企业对
FramePlot2.3.2分析结果显示吸水链霉菌10-22的一个基因组文库质粒pHZl392的36.7kb插入片段中共有29个开放阅读框(GenBank登录号为AY260760),其中含有一个由5个基因组成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