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神经损伤平战时常见,尽管周围神经修复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包括显微外科技术、外膜或束膜无张力缝合、采用组织化学或免疫组化进行运动和感觉功能束的定位等。但是即使是新鲜清洁的周围神经断裂伤,能及时采用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通常也不可能获得完全再生,功能也往往不能完全恢复。而感觉或运动的缺失持续时间过长将继发肌肉萎缩,造成许多神经伤病人的残废。如何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这一直是困扰周围神经外科学家的难题。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能否成功地再生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条件。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 3,NT-3)是再生微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神经系统发育、中枢神经元的保护、周围神经再生及营养肌肉阻止运动终板退变等方面发挥着广泛的作用。研究发现,神经切断后远断端内NT-3 mRNA水平下降9倍,伤后2周逐步回升,完成再生时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有必要在周围神经再生的早期提高神经再生微环境内的NT-3的有效浓度,以便更好的促进再生,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 应用包括NT-3在内的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是当今周围神经再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临床应用上缺乏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基因转染技术为NTF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采用基因转染技术能使神经损伤部位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在神经修复后不断合成及分泌NT-3,维持其有效作用浓度,又能避免NT-3给药途径上的不便。制备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可高效表达NT-3的SCs已有报道,但主要是用作脊髓移植,以治疗脊髓损伤。采用腺病毒载体等基因转移工具能将报告基因LacZ转入培养的SCs及周围神经内的SCs。但是,用腺病毒载体介导实现NT-3基因在体内外雪旺细胞的表达未见报道。 本实验首先将获赠的NT-3/LacZ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 vector for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