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模型及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创新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开放式协同创新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产品创新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协同产品创新是一种能够深度集成协同成员创新资源、激发协同创新效应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与市场竞争能力。在协同产品创新过程中,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源是最重要的协同产品创新要素,这些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系统、有效地管理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是企业提高协同产品创新绩效、实现协同产品创新目标的重要保证。然而,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构成要素的多样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复杂特性,使得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的管理变得异常复杂。如何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对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为提高协同产品创新的管理效率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成为企业深度应用协同产品创新模式过程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基于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复杂网络理论以及复杂系统研究方法,对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的建模方法及其管理实践中的成员选择决策、稳定性分析、知识流动效率测度与应用、知识扩散绩效提升等关键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论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第一,对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模型及关键问题进行总体研究。首先,对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包括其定义、构成以及复杂特性;然后,基于超网络理论方法,对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分析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并确定其相应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的总体框架,为下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考虑个体属性与协同属性的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成员选择决策问题研究。首先,建立考虑成员个体属性与协同属性的成员选择决策问题研究框架,并提出以个体知识能力、知识互补性与知识协作能力作为成员选择的指标;然后,基于模糊集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上述指标的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考虑成员个体属性与协同属性的成员选择多目标模型,并提出一种双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最后,以某ODM企业智能手机设计项目的知识网络成员选择决策问题为例对本章研究方法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本章所提模型与方法可有助于提高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的成员选择决策的合理性。第三,面对成员流失与知识流失的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稳定性分析。首先,分析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稳定性的定义与内涵,建立基于超网络模型的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稳定性问题研究框架;然后,基于超网络建模方法与模糊数学方法,构建协同产品创新加权知识超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从静态稳定性与动态稳定性的角度提出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稳定性的分析指标与方法;最后,以某ODM企业的手机开发项目知识网络为例验证本章研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章所提方法可有效分析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的稳定性。第四,基于复杂系统角度的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及其应用问题。首先,分析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特征,建立基于加权网络分析方法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研究框架。然后,对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中成员节点特性以及节点间知识交流关系特性进行研究,并构建协同产品创新的加权知识交流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知识网络环境中知识流动效率的多重影响因素,提出一个新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并进一步将该模型在成员管理实践中进行延伸应用;最后,以某ODM企业手机开发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问题为案例验证本章研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章所提模型与方法可有效测度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第五,基于微观知识活动角度的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中的知识扩散规律及绩效提升研究。首先,分析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的知识特征及知识扩散特征,建立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知识扩散规律与绩效提升的研究框架。然后,基于SEIR疫病传播思想,将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成员按照不同的知识状态进行划分,并对知识扩散过程进行梳理描述;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网络结构特性与成员异质性对知识扩散的影响,基于复杂网络及异质元胞自动机方法构建知识扩散的量化模型;运用仿真方法研究知识扩散的过程及规律,并进一步研究知识网络拓扑结构、知识交流策略、知识传播者分布模式以及知识放弃率等因素对知识扩散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给出提升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知识扩散绩效的管理建议。综上所述,为提高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的运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了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模型及关键问题的研究框架,并从对其中的成员选择、稳定性分析、知识流动效率测度与应用、知识扩散绩效提升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形成一套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研究与管理的方法体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协同产品创新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其他文献
现代化逐步加快,一方面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不容忽视。为社会服务,促进公用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效的政府监管,也要求其
“尊重学生的体验”,这是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经历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创设矛盾,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通过深刻体验,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令其印象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展现过程,体验成功  如:教学“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对比”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用一根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这道开
【摘 要】作文材料积累已经让各位考生盆满钵满,但是材料虽多,总不能和盘托出,要有选择、有取舍,因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这样多的材料合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然而要成就高分作文,可不是简单的选择出材料、照搬材料,而是要知道如何摆脱对材料进行加工的误区。  【关键词】材料运用 简单挪用 强加标签 缺少契合  文贵有诚。真诚写作,从拒绝材料运用的貌合神离做起,文章的材料和观点不能很好地契合,
智能配电网背景下,N-1安全准则是配电网安全运行中的重要准则,而现有文献中的配电网重构模型均未计及N-1安全准则,所得重构结果未必满足安全性要求。为解决这一基础性问题,文
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状况调查,在此基础上尝试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实施路径。
在聆听专家讲座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对“微课”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有了初步认识,文章介绍了微课的概念、本质、作用、局限性以及如何将问题导学引入微课中用以解决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