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徽州明清建筑雕饰艺术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明清时期徽州的建筑雕饰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砖雕、木雕、石雕——"三雕"和彩画为立足点,横向分析徽州古建筑雕饰的艺术特色,各种雕饰门类的独特风貌,建筑雕饰艺术的风格演变和题材内容;又纵向研究建筑雕饰艺术产生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建筑雕饰艺术发展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为"概述"和"结论",重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又分五段,第一段,结合具体的建筑雕饰作品,分析徽州明清建筑雕饰因地制宜、因"材"施"雕"的特色,评析徽州建筑雕饰高超的线造型艺术和多样的艺术化处理手法,譬如利用透视关系强化空间感,局部夸张突出画面中心等.第二段,从徽州古建筑雕饰门类中提出代表性的建筑装饰工艺——门罩砖雕、木作装修、牌坊石雕和天花彩绘等,并选取典型作品,详细地阐述它们的个性特色,如砖雕的工致淡雅,木雕的丰富多彩,石雕的大气雄浑,以及民居天花、祠堂梁枋、墙面彩画的不同艺术效果.第三段,剖析了徽州古建筑雕饰艺术从明到清的风格演变,以作品为例证,归纳出明代建筑雕饰曲线骨式图案的造型特点,和大气浑朴的艺术感染力;以及清代建筑雕饰重视空间感、层次感,繁缛复杂的雕刻风格.并给出建筑雕饰发生由简入繁演变的社会文化背景.第四段,归纳了古建筑雕饰丰富的题材内容,按内容区分动物、植物、人物、器物、法宝、吉语、风景和几何纹样,对独特的表现文人趣味的诗歌题材做了突出介绍,并整理了建筑雕饰4种主要的构成方法.第五段简洁地论述了建筑雕饰精细讲究、以"雕"为主的制作工艺.第三部分把徽州明清建筑雕饰作品放在自然、经济、人文的社会大框架内,联系徽商、徽州的宗族观念、新安文化以及独领风骚的徽派版画和墨模雕刻等徽州工艺,论述徽州明清建筑雕饰形成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宗族观念和文化背景等,力图重新发现它作为徽州文化组成部分的历史地位,探寻建筑雕饰艺术的生命脉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