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hlib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其发展高度依赖于技术和知识,使得产学研合作成为加快该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有关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技术开发、产品商业化等层面,部分学者虽有提及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内容,但大多属于描述性分析,较缺乏针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的实证研究。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能力提升途径值得深入探讨,其中的一个新视角就是分析企业如何通过与学研机构的知识协同提高创新绩效和竞争力,因此,研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机理,就是一个兼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重要命题。在明确研究背景和目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三个要解决的问题:(1)分析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行为的整体情况;(2)基于组织间关系的视角,研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3)探讨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知识协同所呈现出的演化特征。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回顾生物医药产业、知识协同、产学研知识协同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一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命题;另一方面通过检索国内外专利数据库,搜集整理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联合申请的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命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三个结论:(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处于低水平,企业和学研机构之间多是一对一、低频次的协同关系,大规模的协同网络尚未形成,学研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主导和桥梁作用。(2)从组织间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受到知识距离、心理距离、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3)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知识协同主体的主动性、主体地位、知识协同程度以及各个时期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都呈现一定的演化特征。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将产学研知识协同的研究从定性延伸到定量,从静态推向动态,同时拓展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理论研究范畴,对于丰富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他文献
苏联解体20多年来,俄罗斯与乌兹别克斯坦关系屡经波折,从独立初期的非对称相互依赖,到1996—2003年间的疏远、恶化,从2004年互为战略合作伙伴,到2008年乌兹别克斯坦再度疏远
基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水文调查资料,本文发现了变性绕极深层水(MCDW)涌升普里兹湾陆架的现象,并给出了其分布特征及运动过程。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CTD要素分布中,MCDW
X线图像的实时处理要求系统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本研究介绍了一套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系统,可以对输入的X线图像进行多种实时处理,包括回归滤波、数字减影、基
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有着本质性差异。当代西方文明再塑于文艺复兴,本质上是金权文明。作为俄罗斯文明基石的东正教乃是东方宗教,并且始终强化着俄罗斯文明的东方属性。俄罗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当前,世界各国正共同面临着气候危机的考验,碳排放量过度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给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不利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对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