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其发展高度依赖于技术和知识,使得产学研合作成为加快该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有关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技术开发、产品商业化等层面,部分学者虽有提及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内容,但大多属于描述性分析,较缺乏针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的实证研究。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能力提升途径值得深入探讨,其中的一个新视角就是分析企业如何通过与学研机构的知识协同提高创新绩效和竞争力,因此,研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机理,就是一个兼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重要命题。在明确研究背景和目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三个要解决的问题:(1)分析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行为的整体情况;(2)基于组织间关系的视角,研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3)探讨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知识协同所呈现出的演化特征。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回顾生物医药产业、知识协同、产学研知识协同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一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命题;另一方面通过检索国内外专利数据库,搜集整理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联合申请的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命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三个结论:(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处于低水平,企业和学研机构之间多是一对一、低频次的协同关系,大规模的协同网络尚未形成,学研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主导和桥梁作用。(2)从组织间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知识协同受到知识距离、心理距离、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3)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知识协同主体的主动性、主体地位、知识协同程度以及各个时期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都呈现一定的演化特征。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将产学研知识协同的研究从定性延伸到定量,从静态推向动态,同时拓展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理论研究范畴,对于丰富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