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欲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概况,就要着眼于百姓的衣食住行,从贴近生活的层面读出其中的精神主旨。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内涵深厚,对中国人来说,食物不只为果腹,更是一种美的享受。糕饼印模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饮食文化又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成长与传扬离不开糕饼印模这类具象载体对它的物化作用。本文以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糕饼印模为研究对象,旨在论述糕饼印模中丰富而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糕饼印模,即糕饼印压成型的专用模具,材质种类多样,以木质印模最为常见。随着时代的演进,糕饼印模从生产工具逐步转变为一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见证,它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以及收藏价值日益凸显。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用对比的方式分析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糕饼印模中的礼俗功用、节日民俗文化、纹饰图案寓意等内容,分析南北两地糕饼印模中的异同点,进而窥探出两地民俗文化的异同点。本文的第一章为引言,论述了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案及创新点。第二章概述了糕饼印模的蜕变历程,从糕饼谈起,阐述了糕饼印模的称谓、类型、发展概况、以及基本的分类。糕饼印模的踪迹可追溯到青铜时代,发展至清代达到鼎盛,形成南北流派。就糕饼印模的分类方式,本文从形式、形状和制成的点心三个角度进行了划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第二章末端总结出糕饼印模的雕刻技艺特征,对下文起了铺垫作用。第三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论述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糕饼印模的文化礼俗功用和节日民俗文化,并对糕饼印模中常见的纹饰图案进行了分析。按礼俗功用将糕饼印模分为婚嫁求子、祝寿贺岁、祭祖求神、求福祈愿四类,列举了各类礼俗常见的图案形式,并对图案寓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析。节日是人们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本章将我国传统节日习俗一一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各个节日南北方不同的风俗在糕饼印模中的具体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对糕饼印模的图案运用进行了总结。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对南北方糕饼印模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概括论述,强调了糕饼印模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民俗价值和艺术价值。北方人喜食面,多使用面食模具,南方人爱吃米,多使用米食模具。北方人性格粗犷热情,重视仕途,而南方人性情温婉浪漫,重商遁世,由于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使得糕饼印模也展现出不同的气韵。南北方均有糕饼特色鲜明的地域,留下了迥然不同的印模艺术。糕饼印模虽没有书画诗文那般风雅,但正是这股草根气息才真切地阐释出了淳朴善良的民风,是对历史的记录,是对民间文化与艺术最为真挚的表达。我们应加强对传统糕饼印模文化的保护与宣传,结合现代多元化的推广方式,使其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使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