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糖调节状态下sCD3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lik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血浆可溶性CD36(sCD36)的变化,并且进一步分析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丙二醛和体重指数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sCD36在预测不同糖调节状态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健康人(NFG)20例和血糖调节受损患者85例,其中包括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20例、单纯餐后2h糖耐量异常(i-IGT)组22例、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c-IGT)组23例、新诊糖尿病(NDM)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sCD36,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定量比色法检测血浆中丙二醛(MDA)的浓度,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所有数据采用SPSSl3.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指标进行正态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各统计数据均以±SD表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性分析;双侧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sCD36在不同糖代谢组中的水平及比较:NFG组:1.67±0.6(relative units),IFG组:2.6±1.05(relative units),i-IGT组:1.91±0.82(relative units),c-IGT组:2.55±1.09(relative units),NDM组:2.57±0.78(relative units)。IFG组和NDM组sCD36水平均显著高于NFG组和i-IGT组(P<0.05),IFG组、c-IGT组和NDM组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sCD36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1)与IR的相关性:在c-IGT组和NDM组,sCD36与IR之间呈正相关(r=0.452, P<0.05;r=0.384, P<0.05)。(2)与丙二醛的相关性:在c-IGT组,sCD36与MDA之间呈正相关(r=0.56, P<0.05)。(3)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sCD36与体重指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1、血浆中sCD36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的水平变化是NGT最低,i-IGT次之,而IFG、c-IGT和NDM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NGT和i-IGT.2、sCD36与IR和MDA之间呈正相关,而与体重不相关,提示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是导致sCD36升高的原因,而非肥胖本身。
其他文献
1.研究背景  脓毒症(Seps is)指由于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死亡率高达10.3%-12.8%,是急诊和ICU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