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基因组扫描对中国北方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对该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分析结果证实1号染色体有三个区域仍显示与疾病相连锁的证据。尤其在1p36.33-36.23区,所有选择的5个位点均与疾病相连锁,高度提示该区域可能存在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为进一步在定位区域内克隆疾病易感基因,在连锁证据较明显的1p36.33-36.23区域内进行了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SNP位点可能与疾病相关联。尤其是PRKCZ基因内的一个SNP位点,其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该位点很可能与疾病相关。 对PRKCZ基因内一系列SNP进行相关分析及连锁不平衡分析后发现,该基因中有5个位点位于同一个单体型区段(haplotype block)中,其单体型频率在正常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从统计学角度证实了PRKCZ基因可能为疾病易感基因。对以上5个SNP位点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个位点,即rs427811和rs809912,很可能为疾病易感位点,它们通过影响PRKCZ基因的表达水平而在疾病发生中发挥作用。 另外,对近期文献报道的墨西哥裔美国人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CAPN10中的阳性SNP位点在中国人群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这些位点不是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位点,进一步说明了2型糖尿病的高度遗传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