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生物安全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xia_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二氧化钛(纳米TiO2)的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群与纳米TiO2的接触越来越密切。而纳米TiO2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光催化活性,使其生物学效应异于常规粒子,对人们的健康有潜在的威胁。本文采用不同的生物模型对纳米TiO2的毒性进行评价,研究纳米TiO2的粒径,晶型和表面修饰对其毒性的影响,为化妆品等行业安全、合理的利用纳米TiO2提供依据。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粒径、晶型和表面修饰的纳米TiO2在UVA诱导条件下对鸡胚尿囊膜的刺激性和血管发育的影响,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急性毒性,对人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细胞增殖和黑素合成的影响,对纳米TiO2的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研究。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得到的结果如下:(1)制作了鸡胚尿囊膜模型,通过鸡胚绒毛膜尿囊膜试验进行刺激性评分,考察了在UVA诱导条件下,纳米TiO2分散液作用部位CAM血管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5%的4 nm、10 nm、25 nm、60 nm、90 nm的锐钛矿型、金红石型纳米TiO2以及P25混合晶型(粒径21 nm)纳米TiO2对鸡胚尿囊膜均无无刺激性反应;同时,纳米TiO2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的发育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0.5%,1%和2%三种浓度的不同粒径和晶型的纳米TiO2对线虫的急性毒性作用。纳米TiO2对线虫的24小时致死率实验表明,4 nm和10 nm两种锐钛型纳米TiO2毒性明显高于其他纳米TiO2,但不同粒径和晶型的纳米TiO2对线虫的急性毒性作用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采用MTT法研究了纳米TiO2对人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碱裂解法检测纳米TiO2作用下黑素的合成,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检测纳米TiO2作用下A375细胞酪氨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UVA诱导条件下,锐钛型和金红石型的纳米TiO2对A375细胞的毒性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在非光照条件下,4 nm和10 nm的两种锐钛型纳米TiO2对A375细胞的毒性相近,而SHU-403(锐钛型,粒径50 nm)的毒性在1.0 mg/ml浓度下较大;金红石型纳米TiO2对A375细胞的毒性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在粒径相近的情况下,锐钛型纳米TiO2的细胞毒性大于金红石型纳米TiO2,P25混合晶型纳米TiO2的毒性介于两种晶型之间;表面修饰可以减小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从而显示出对细胞的光防护作用;低浓度的纳米TiO2能够减少UVA诱导的黑素合成,显示出防晒黑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尤其是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北海市作为研究对象,把不同城市化水平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对城区、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2016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行MSCT、数字减影血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对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面对新《规程》提出的要求、进入新世纪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The “O
目的: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是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主要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肥大软骨细胞合成的高度磷酸化和糖基化的分泌性非胶原蛋白,BSP作为一种新的
乙型脑膜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为虫媒病毒,属于黄病毒科。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的急性脑膜炎疾病。猪是乙型脑膜炎病毒的贮存宿主,猪-蚊-猪,猪-蚊-人的循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省绥阳县境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2′42″-107°13′26″,北纬28°08′23″-28°19′10″,东西横延约19km,南北纵深约20km,总面积26231hm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