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幼儿为中心的新型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前教育中拓展性、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幼儿园建筑作为幼儿重要的教育环境,应为其人格培养、身心健康发展与智力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意味着建筑空间本身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幼儿游戏与玩耍的场所,应在幼儿园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趣味性因素的融入,使幼儿在空间环境中快乐的学习与生活。本文基于幼儿行为心理来探讨建筑空间的趣味化设计,旨在使幼儿主动参与到建筑环境中并促进其更方面能力的发展,为幼儿园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针对国内幼儿园建筑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制约幼儿心理行为发展的消极空间因素,并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从幼儿感官知觉与行为行为两个层面设计和营造适合幼儿成长的趣味化空间。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应对我国幼儿园空间设计中趣味性缺失的现象,通过对“趣味”、“趣味化建筑空间”的解析,提出幼儿园建筑空间设计需要从本能与行为两个趣味化层次进行研究,同时需要结合幼儿行为心理学研究幼儿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第二章基于幼儿心理学以及幼儿交往与游戏行为,分析幼儿对空间需求的类型和特征,对我国传统幼儿园建筑空间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制约空间趣味性的消极因素,从幼儿的感官和行为两方面总结出幼儿园趣味化空间设计原则;第三章从从建筑材质、色彩、形态、入射光线着手,将幼儿视知觉与建筑各要素建立紧密的联系,增强幼儿的知觉体验;第四章,在创造互动探索空间方面,从建筑功能、界面、层次和路径各层面上解决传统幼儿园功能单一、互动体验性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