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杏叶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抗记忆力减退和老年性痴呆等医疗保健作用,然而在银杏种植过程中,由于受到昆虫的危害,银杏叶产量逐渐下降,为防治昆虫的侵害,人们大量使用农药,从而引起农药残留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外技术壁垒的提高,尤其是日本肯定列表实施后,加大了出口残留检测要求,对我国银杏叶出口检测要求更高,因此加强对银杏叶中农药残留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银杏叶中常用的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提取、净化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银杏叶中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色谱质谱条件。通过对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定性离子及定量离子,并确定最优的色谱条件为XTerra MS C18色谱柱(150mm×2.1mm,3.5m)作为分析柱,柱温:40℃,流速:0.3mL/min,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多重反应监测方式(MRM);毛细管电压3.0KV;离子源温度110℃;脱溶剂温度400℃;脱溶剂气流量500L/hr;锥孔气流量80L/hr。在本实验选用的流动相及梯度洗脱条件下,15种目标农药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测定。1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2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2~0.9999。(2)优化了银杏叶中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条件。从提取溶剂的种类和用量、SPE小柱填料及洗脱溶剂的种类和用量五个方面对SPE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优的SPE前处理方法:30mL乙腈均质提取,TPT柱净化,25mL乙腈:甲苯(3:1,v/v)溶液淋洗并收集后旋转蒸干,乙腈定容,过滤膜,上机进样测定。此前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符合农残多残留检测的技术要求。(3)进行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利用上述前处理方法在4、10、20和40g/kg4个水平进行添加回收率实验,每个水平重复5次,银杏叶4个添加浓度平均回收率为65.22%~96.60%,相对标准偏差为1.43%~10.06%。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符合农药多残留检测的技术要求,为银杏叶出口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