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台湾作家三毛与法国人类学家,作家米歇尔·雷里斯有着诸多相似点。雷里斯因其几部自传作品《成人时代》《游戏规则》《非洲幽灵》著名。反观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其诸多特点也表现出自传体的特点。法国著名学者菲利普·勒热纳曾提出“自传契约”的观点来规定辨别自传作品的标准:一是作者、讲述者、主人公为同一人。二是作者的主观意愿是真实地记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在三毛和雷里斯的作品中,作者都是以讲述者的身份来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另外,我们还能发现两位作家都曾在文章中强调了自己作品的真实性(虽然我们仍然可以对其真实性提出怀疑),但即使是作者记录的事件与真实发生的事件有所出入,也是出于作者艺术创作的需要。所以从“自传契约”的角度来看,两位作家的大部分作品都可归类于自传作品。从作品角度来看,两位作家的自传也有相似之处,一是其自传都采用了“主题格式”,而非自传体常用的“编年格式”。作品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文章之间并没有时间顺序上的联系。这样的格式就为两位作家的自传作品增添了不少艺术性,避免了枯燥的平铺直叙。另外,从人生经历来看,两位作家的童年都经历了或多或少的创伤,成年后都选择远渡非洲作为精神上的逃避,并且都有过自杀行为,这些行为与精神分析的一些基本元素如力比多、俄狄浦斯情节、死亡欲望、自恋等有着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