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名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名词,但它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地名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民族的语言也关系到民族的历史、社会、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因素,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了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汉语地名、蒙古语地名和其他语言地名,分析了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名的结构内容等共时特点,以及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名与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而挖掘了其文化内涵,分析了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名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首先,左中汉语地名的用词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其专名还反映了汉族的宗室观念和人们的美好愿望。左中汉语地名的音节结构中,三四个音节最受欢迎。左中汉语地名都是以合成词构成,主要有偏正式,联合式,动宾式,主谓式,多层结构五种。其次,左中蒙古语地名的用词反映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反映了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左中蒙古语地名的专名还反映出蒙古族人民的美好愿望,颜色崇拜和数字崇拜。还反映出该地区的人名及其职称、称谓。左中蒙古语地名的结构主要是由“专名+通名”和“专名+专名”构成,还有单用专名或单用通名的。左中蒙古语地名的构词类型主要有偏正式和联合式两类。第三,左中汉蒙混用地名的通名反映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其专名类型较多。左中汉蒙混用地名的结构主要有“(方位词/形容词)专名+通名”型和“方位词/形容词/(方位词+形容词)+专名/通名”型。左中汉蒙混用地名的构词类型有偏正式和联合式两类。满语和蒙古语混用的地名,主要是因爵位称号而命名,反映了清朝分封制度对地名的影响。藏语地名、藏语和蒙古语混用的地名,多数是与宗教和人名有关。左中地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左中地名反映了该地区的水文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左中地名不仅反映了该地区人民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还反映了对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的高度的理性认识;左中地名反映了左中蒙古族人民从逐草而居到定居的生活方式以及从游牧文化到农耕文化的变迁;左中地名不仅反映了该地区人民与其他民族的深入交流和融洽,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左中地名还反映了该地区人民的宗教信仰。在分析左中地名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左中地名存在重名和译写不规范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左中地名的规范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