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义,是人类社会活动最为崇高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现实追求;是人作为人,所独有的,包含着对人自身的存在方式和活动价值的思考;通常意义上,它体现了人对于自己所处在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关系的期望。即使社会正义问题并未被马克思专门的著作之中进行阐释,但是,在许多关于正义的观点都可以在其著作中被发现。因此,选择对马克思的相关经典文献进行解读,进而从中整理出马克思关于社会正义问题的表达,归纳出其关于正义思想的诸多相关观点,总结形成相对完善的正义理论形态,显得意义格外重大。马克思关于正义概念的五重表述:正义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受制于社会存在,其作为价值追求的一种,把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其最高信仰;正义是生产力的产物,而不是正义决定生产力;正义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与其所处的社会和阶级相适应,具有显著的阶级性特征;正义在制度层面而言,实现途径之一是公平分配;共产主义是实现正义的最终方式。共产主义是一个“超正义”的社会形态,这是马克思正义观的一个重大内容。总之,马克思正义观与以往的抽象正义观相比,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具备了多重属性,包含了现实性、阶级性、辩证性、人民性和历史性的特征,所以,这使得马克思正义观独树一帜,其内在价值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具有了更为鲜明的科学力和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是马克思正义观最为崇高追求和价值目标,在他看来,只有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的那一天,全人类的真正正义才能实现。当前,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无可避免的存在着很多社会问题,假如这些社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这将有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正义价值,长期酝酿下去,极易诱发诸如社会失范等社会潜在风险,因此,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不正义问题,是新时代下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所在。而最为相互映证的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研究,对于现实社会正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更深层面的讲,可以在更好地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彰显作用,最终完成对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保障。